“什麼?不可能,文醜將軍天下無敵,不會,不會...”袁紹一時接受不了這個事實,直到士兵抬來文醜的屍體,皮膚和毛發有些焦糊,但屍體是完整的,鎧甲和兵刃的位置也經過整理,遺容尚帶幾分威嚴,這恐怕是陳龍能為他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我們發現屍體時,文將軍麵北而跪,立而不倒!”

袁紹第一次當著眾文武眼含熱淚,以前在朝中被董卓當眾奚落,打公孫瓚時也曾被逼到過絕境,但他從來沒落過一滴眼淚,這次,他真的有點忍不住了。忽然,感到喉嚨有一股甜絲絲的感覺,接著,一口黑血噴湧而出,當場昏厥過去,這種情況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了,而醫官的診斷一直是一樣的,急火攻心藥石無用,心病要心藥醫,可是他的心藥,卻是那個吞吐天地之誌,卻是那個風華正茂的少年時代,是君臨天下的那一刻,可惜,終歸隻是黃粱一夢。

令人稱奇的是,就算袁紹到了這種程度,忠臣依然是一大堆,大家還在商議著前軍需要派誰頂上去的問題。但是也有很多人都去陳龍那邊謀生路了。

延津...

“情況就是這樣,現在我們全軍壓上去就可以了,趁著新將領未到,拿下延津!”陳龍現在已經突破了文醜的前軍,不過中軍和後軍並沒有混亂,進入延津城內。但結果是一樣的,沒有文醜指揮的“文家軍”猶如一盤散沙,這很符合袁紹軍的風格,兵不離將,將不離兵。

不到三日,延津失守,因為城內很多士兵聽到了傳言,軍心大亂。傳聞說,說袁紹重疾纏身,兒子們又誰也不服誰,袁紹本來是想立袁熙為王儲的,怎奈他並非長子,長子袁譚當然不服,但袁尚也有自己的親信和勢力,三子鬥爭不休。

這個傳言,當然是陳龍找人去散布的,不過,這也正是按照劇本來的。有不少士兵直接選擇了投降,還有些向北逃亡,可惜都被張飛、趙雲率軍圍殲。整個官渡之戰,以楚國全勝告終。

事實也跟傳言一樣,沒過多久,袁紹鬱鬱而終,一代天驕,四世三公,就這樣去了。三個兒子也開始了內鬥,因為仇恨也不是一兩天了,最開始的內鬥就是傳國玉璽的問題,因為傳說袁紹得到了袁術送來的玉璽,當時袁術曾經向袁紹求援,願以玉璽為質,事成之後可以尊袁紹為皇帝,可袁紹剛出兵還沒到淮南,袁術已經滅國。

傳聞袁紹死前把傳國玉璽交給了袁熙,所以袁尚和袁譚就因為這個問題與袁熙爭執不休,而袁熙因為此前在幽州喪失大量兵馬,力量也比較弱,就隻能交出了玉璽,原來傳國玉璽真的在他的手中!袁熙被下了大獄,不過憑借親信相救,逃出監獄,可是卻被袁譚發現,派人放冷箭殺了袁熙。而袁尚也知道了此事,不依不饒,辱罵袁譚是畜生所為,但最終被袁譚打敗,手下舍命斷後,袁尚走投無路隻能去投降陳龍,為了討好,還帶上了自己傾國傾城的二嫂甄宓,又帶了很多金銀細軟,張有誌、諸葛誕、許攸等皆隨其歸降,雖然張有誌和諸葛誕曾經是支持袁譚的人,但還是很識時務,而且袁譚也確實因為暗殺袁熙而眾叛親離。陳龍將袁譚等人遣送回荊州,安排了寬敞明亮的府邸居住,當然,甄宓也被收進後宮。同時,陳龍命令張有誌和諸葛誕幫他研究織布機,也要在荊襄之地建立一個大大的織布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