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疾病概念與簡要論述
痔瘡,是由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黏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通常當排便時持續用力,就易造成此處靜脈內壓力反複升高,靜脈就會腫大。痔瘡包括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內痔是長在肛門管起始處的痔。如果膨脹的靜脈位於管下方,幾乎是在肛管口上,這種就叫外痔。混合痔則是指直腸上下靜脈叢共同曲張的靜脈團塊,內外相連,無明顯分界。
臨床症狀
疾病臨床特點與表現
①便時出血,血色鮮紅,出血量一般不大,但有時也可較大量出血。便後出血自行停止。糞便幹硬、飲酒及進食刺激性食物等是出血的誘因;②痔塊脫出,痔發展到一定程度即能脫出肛門外,痔塊由小變大,由可以自行回複變為須用手推回肛門內;③疼痛,肛門沉重、疼痛,常與排便不盡感同時存在。痔塊脫出嵌頓,出現水腫,感染時,局部疼痛劇烈。
對症療法
拔罐、刮痧對比治療詳解
拔罐治療
刺絡罐法(每日1次,5次為1個療程)長強
讓患者取俯臥位,對穴位皮膚進行常規消毒→用手將穴位皮膚捏緊,用三棱針快速刺入穴位並挑破→以閃火法將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鍾
刮痧治療
刮拭要點:頭部
穴位與刮法:百會(厲刮)
刺激程度:輕度
次數:50
刮拭要點:背腰部
穴位與刮法:膈俞(角刮)→腎俞(角刮)→關元俞(角刮)→長強(角刮)
刺激程度:輕度
次數:50
刮拭要點:下肢部
穴位與刮法:承山(角刮)
刺激程度:輕度
次數:50
名詞解釋1嵌頓
脫出於肛門外的內痔,受到括約肌的夾持,靜脈回流受阻,而動脈血仍不斷輸入使痔核體積增大,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血栓形成,出現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內。傳統的說法稱“絞窄性內痔”。但臨床所見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見,故多伴有疼痛,當痔核脫出不能送回時,稱為“痔瘡嵌頓”。
對症食材
玉米
性味味甘,性平
主要成分維生素、礦物質、亞油酸、卵磷脂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通淋,抗衰老
鯽魚
性味味甘,性平
主要成分膽固醇、尼克酸、鈣、鉀、鎂
功效溫中下氣,補虛羸,止下痢腸痔
對症食療
名醫推薦經典對症食譜
鯽魚湯
原料:鯽魚1條(約500克),蔥15克,薑5克,食用油、鹽各適量。
製作流程:①將鯽魚去內髒洗淨,鍋中加油,油熱後放魚,小火慢煎;②同時,另一個湯鍋加水燒開;將魚煎透後連油倒入湯鍋;③放入蔥薑,湯呈白色後轉小火燉1~1.5小時。
功效:溫中下氣,補虛羸,止下痢腸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