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拜帥(2 / 2)

當即答道:“河北大戰在即,王師必定大勝,宗弼不是神仙,此時他便就算是神仙下凡,也扳不回敗局,金兵精銳全失,縱是臨時從上京等地抽調部落精壯,彙聚成軍,也還需要時日方可。所以河北勝後,王師盡可全師北上,奪取燕京各地,甚至是直搗黃龍。如此這般,蒙古軍是直入上京,還是攻打金國後方,需得早日確定下來方可。臣以為,陛下當再派使臣,或是交由前方將領臨機與蒙古人相商,這樣方能萬全。”

趙桓見他明白,當真是心中一塊大石落地,見曲端還是跪在地下,不由得親手將他扶起,然後方笑道:“朕今日方知卿大才可用。”

見曲端麵露喜色,趙桓又意味深長的笑道:“然則太剛易折,適才朕說的考語,仍然算數。若是卿執意不改,則日後相見甚難了。”

他說曲端大才可用,卻又堅持之前的考語,再加上最後一句,便是明白清楚地告訴對方,起複在即,而且是大用,隻是若仍然積習難改,便再也不會加以任用。

曲端聽的明白,當下肅容拱手,向著趙桓道:“臣被陛下點醒,這數月來亦是經常自省,剛則易折,陛下且請放心,臣必定一改往日脾氣,不負陛下今日點拔之恩。”

“好,如此最好不過。”

趙桓臨機出來閑逛,卻無意間將出征大軍的主帥一事定了下來,心中大是高興,當下連聲稱好,又與曲端討論了一會河北戰事的細節,見對方對答如流,對河北諸城地利兵備情形也極是熟悉,顯然是之前用過苦功,心中更加高興,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座中諸人心中已經明白,招討河北行軍總管一職,非曲端莫屬。

折彥適肅立一旁伺候,因見天色已晚,又見趙桓語意將盡,便上前躬身笑道:“陛下說地開心,不過這時候天色太晚,再不回去,隻怕行宮中或是各位樞相不能放心,要派人出來尋找,到時候大張旗鼓的鬧騰開來,反而不好,不如今日且回,明天再說軍務也好。”

趙桓原本也無甚話再說,當下一笑起身,又勉慰曲端幾句,便即下得酒樓,諸侍衛立刻圍攏上來,簇擁著他往行宮方向而去。曲端等人恭送趙桓一行出門之後,並不能放心讓皇帝自行回去,暗中又提調了自己的近衛相隨,眼看著趙桓一行人到得行宮附近,宮中班直侍衛遠遠迎將過來,將趙桓擁入宮內,這才四散回去。

折彥適見趙桓雖是麵色得意,眉眼間卻帶有倦意,知道他因為議政因乏,出來散心,誰料又談了一晚軍務,精神已經極是疲憊,當即便安排宮中仆役人等,燒水熏香,準備床褥,讓趙桓前去安歇。

趙桓心中高興,卻並不急著上床,自己在寢宮之外負手而立,此時雖是盛夏,河東卻是地勢極高,天氣也較其餘地方清涼,時近子夜,清風徐來,此處又是閣樓林立,晚上四處穿梭,吹打在人身上時啪啪做響,更令得他覺得神清氣爽。

這幾年來,每每居於長安宮中,為了豎立起聖明天子的形象,根本不能遊玩做樂,宮中又有太後,需得晨昏定省,做出孝順模樣,再加上後宮嬪妃之間勾心鬥角,爭奪寵幸,身為帝王,享樂其實還不如一個平常富商,反而到了太原,孤家寡人,落了個自由自在。而大臣侍立左右,近衛林立身邊,城內外數十萬大軍等候命令,整裝待發,既又帝王之威嚴權勢,又少了不少束縛,委實令得他身心愉悅,如籠鳥乍得自由。一時興起之下,佇立在這閣下階前,竟是想著自己提數十萬大軍直入幽燕,消滅外夷,將來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隻是想到諸事齊備,前方諸多大臣將領準備了很久,並沒有讓自己親征的打算,一時興起,卻又要教不少人人仰馬翻,隻得歎一口氣,隻索作罷。

折彥適見他神情,知道一時還不得睡,便隻得起一個話頭,向趙桓問道:“陛下,看今日情形,必要拜曲端為帥?”

趙桓一伸懶腰,笑道:“不錯,他地才幹不在嶽飛、韓世忠這下,隻讓他做一軍地統領,太過屈才了。此人犯上傲上的毛病一改,成就不會在其餘諸帥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