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2)

上回書說到朱覺路遇強人,強人看上去也不是很強,一個個麵有菜色,頭裹黃巾,居然還有一麵黃色的大旗,滿眼看去,充滿黃色氣息!

樂進不愧是三國裏的武將啊,比朱覺就是強太多了,手中刀一舉,五百校刀手分出一隊結個圓陣保護起車輛,另外排個方陣橫亙隊前,雙方越離越近,一股肅殺之氣越來越濃!

樂進護送商隊去買馬自然都是帶的都是精兵,五百刀牌手雖然不多,可各個都是平黃巾以來的老兵,見過鮮血殺過人的精銳。黃巾殘部雖然人數眾多,拿起木棒是黃巾兵,給木棒加個鋤頭那就是老農一個啊!不知道誰喊了聲:“搶啊!”象一群蝗蟲一樣滿山遍野的黃腦殼就向車隊玩兒命的衝了過來。

這是朱覺有生以來見過的第一場戰爭的一個小縮影,也是朱覺見過的最多的死屍和鮮血!一雙雙流著鮮血的手拉扯著車上的絲帛,根本不管身後舉起的大刀,有的把搶到的東西向著懷裏猛塞,緊抱著懷裏的東西轉身就跑,根本就不管身旁的人已經被軍士砍倒在地,還有的一把扯破了口袋,露出了行軍的口糧,不管生熟,抓起一把就向著口裏塞,幹裂的嘴唇和殘缺不全的牙齒用力的咀嚼著這美味。

癱坐在車上死命抱著裝錢的口袋的朱覺呆呆的看著樂進在自己眼前左衝右突,力圖趕散這些黃巾,或許說趕散這些流民更恰當一些。此時此刻,朱覺心裏沒有任何豪言壯語,沒有任何慷慨憤恨,隻是看著眼前血流滿地的情景,心中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或許有人覺得朱覺太膽小了,或者說很窩囊,的確,朱覺不是個英雄,至少現在不是,人是隨著環境和地位變化的,野心永遠會隨著地位的上升而膨脹。或許應該花一點時間來解釋朱覺到底在恐懼什麼,不過作者一向認為,話說多了效果不好。

遠處山崗傳來一陣喊殺聲,一百多生力軍加入戰團,局勢終於向著人少的一方開始傾斜了。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典韋,典韋的一百人都是騎兵,為首的典韋把兩枝鐵戟舞動得車輪一樣,宛如一把利刃切進人團,幾個來回便把人群趕散,樂進也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查點下損失,糧食全搶光了,絲帛連搶帶毀十存其一,倒是錢沒怎麼動。樂進和典韋商量了下,決定去業城把剩下得絲帛換點糧食回東郡複命。本來去北方做生意的商隊基本上能活著回來的很少,現在幽州公孫瓚和袁紹開戰以後邊境就更不安全了,產馬的西涼有李傕郭汜擋在關中,更有韓遂占據天水,路不得通,唯一剩下的就是出雲中買馬了,半路遇黃巾,還好走的不遠,再遠點估計大家就要飯回東郡了。

這上百斤的五銖錢雖然裝了幾車,可是說起價值來也不一定能換同等重量的糧食來,當初王垕給朱覺這麼多錢眉頭都不皺一下就是因為這些東西毫不值錢,匈奴人也不會拿走這些錢給朱覺好馬,交易的主要負責人樂進之所以要帶上朱覺和這上百斤的銅錢,主要還是想靠這些東西來吸引別人的眼球,讓他們不要注意倒那些絲帛上去,不過這些苦心全白費了。隻是想不到這裏居然聚集了這麼多的黃巾,或許是黑山的張燕的殘部到了這裏,這些情況要趕快送回兗州,現在曹操正在青州收剿青州黃巾,東郡空虛,需要早作防範。

典韋為什麼要追趕朱覺這個問題朱覺考慮了一路,可他不想直接問典韋,因為問典韋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被動,再說典韋不會無緣無故為這麼個小胖子長途奔襲二百裏。

典韋確實有事,而且是好事,典韋作了曹操的近衛隊長了,就是虎豹騎的隊長,雖然虎豹騎現在連影子都沒有,典韋的任務就是拉起這隻革命的隊伍來,而且典韋向荀彧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裝備給裝備。

聽了曹操的命令典韋樂得嘴巴裂到後腦勺了,心裏那叫一個字“美”!立刻到兗州最大的酒樓裏要了一甕好酒,準備開壇痛飲,可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到現在典韋開始懷念起以前一起拚命的兄弟了,現在俺老典又是一軍之長了,典韋心裏這樣想著,自從殺了張邈的小舅子,自己整整過了一年多的流浪生活,不敢找自己以前的兄弟了,咕咚一聲喝了一大口酒,要不是遇到夏侯將軍,自己估計還要和那個小胖子窩在老虎洞子裏不知道過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