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閉關數日,總算把筆記全看完了,也對這位武將好生佩服,起碼在訓練軍隊上的確很有一套。我同時也弄懂了一件事,這根本不是什麼夏侯敦的書,肯定是於禁的書,典韋怕說是於禁的書我不看,就謊稱是從夏侯將軍處借來的,嘿嘿,恐怕是典韋把於禁所有的藏書都搬來了吧!
不過看了於禁的筆記心得,心中還是覺得有點迷茫,於禁所言之事都是他怎麼訓練步兵的辦法,攻防也都是對於步兵的攻防,對於騎兵的攻防大多是多設拒馬鹿角,以弓弩射殺。其他提到的就較少了。
我要訓練的是一隻騎兵,對於騎兵我到現在還沒有多少概念,在虎豹騎成立初期,我便向荀彧要了三千馬鐙,荀彧不知道我所要的馬鐙是什麼東西,我也沒告訴他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荀彧很聽話,照著我給得圖打造了三千馬鐙,這三千具馬鐙就擺在我後院的空房子裏,閃亮的青銅馬鐙作得很漂亮,可再漂亮得馬鐙也是要踩在腳下的。
出於對工作的認真負責,我開始觀察我所訓練的虎豹騎,一萬人的虎豹騎有一千匹馬,輪流作騎馬的訓練,沒馬騎的在軍營騎木馬作力量練習,有馬的在作‘摔交’練習,基本上騎上去就掉下來,這些老農就沒騎過馬,不過我相信他們有人騎過牛。於是我開始觀察夏侯敦的近衛騎兵,這些人跟隨夏侯敦不是一天兩天了,應該算是訓練有素的精銳騎兵了。我每天都有意的接近他們,有時還和他們聊上幾句,我知道我在軍隊的名聲不怎麼好,趁著名聲還沒臭到夏侯敦這裏之前,我要看看這些騎在光背馬上的士兵是怎麼戰鬥的。
沒有了馬鐙,士兵隻能用雙腿來協調重心維持平衡,讓馬跑起來時自己別被甩下去,沒有任何依靠隻能用雙腿來駕馭戰馬,如果不把兩條腿練成鉗子一樣,那就別想作騎兵。想一想快速奔跑的戰馬腰腹之處不光有緊緊的肚帶和馬鞍,還有兩條人腿,隨著速度越來越快兩條腿也夾得越來越緊,這馬也是受罪,肯定不能發揮全部的速度優勢。
為將者弓、刀、石、馬、步、箭。騎馬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如果不能達到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騎術,那他在戰場上就是個垃圾。所以漢人騎兵對上草原上的匈奴騎兵十有八九會落敗,很大原因就是騎術比不上這些恨不得一出生就騎在馬上的民族。騎兵訓練的困難也在於騎術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會的。而且騎術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駕馭馬的人的感覺,個人技術要求的太高,也就是說個人悟性很重要。
騎馬的人,雙腿夾緊馬腹,一手扯馬韁繩,一手拿把長戟,或者拿一把斬馬刀,對麵的匈奴兵不用馬韁繩,倚仗著高超的騎術用雙腿駕馭戰馬,兩隻手開弓放箭,射殺敵人。這些就是我把匈奴鐵騎作為假想敵的戰鬥模擬過程,結果就是我方全滅。對方所有士兵都擁有我方武將級人物的騎術,相當於一隊士兵攻打一隊武將。對方馬快武器落後,我方有重甲優勢,可重甲優勢被騎術的劣勢所掩蓋,有無厚甲的保護隻能說是五十步與百步的區別。
我自己都不會騎馬卻要教導士兵騎馬,想起這些我就頭皮發麻。我現在真的很想天上飄下一張紙告訴我現代的駑馬技術是怎樣的。
恍惚中,天上真的飄下一張紙,我趕緊撿起來一看,上麵清晰的寫著一行字:
現代戰爭著重發展裝甲步兵戰車,騎兵已經退出戰爭舞台。作者字。
我狂吐血!
看望朱覺的典韋發現站在院子中央的朱覺突然口吐鮮血、精神恍惚趕緊一把把朱覺扶住,把朱覺扶進裏屋。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我經過自己親身調查得來的寶貴經驗開始和典韋探討如何應用馬鐙這種科技含量比較高的騎兵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