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承擔分期付款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零花錢,這些零花錢的數目一般多於日常生活的開銷,這就為分期付款提供了物質基礎。當孩子想得到某種比較昂貴的東西時,這筆花費又不在計劃範圍之內,這時候,媽媽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嚐試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
具體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當孩子想買一個昂貴的玩具,而媽媽沒有這個計劃時,就可以先把孩子想要的東西買回來,然後每月從孩子的零用錢中扣除一部分,直到扣完玩具的花費。此外,還可以建議孩子每月從零花錢中拿一小部分,攢夠了錢再去買。
因為爸爸工作調動的原因,趙迎轉到一個新的學校去上五年級。那個學校的貴族子弟比較多,都很喜歡攀比。有一次,班裏的一個同學穿了一雙耐克鞋在同學麵前炫耀,並且還嘲笑新來的趙迎腳上穿著一雙破舊的鞋子。趙迎很不高興,心想,不就是一雙名牌鞋嘛,有什麼了不起的。
回家後,趙迎拉著媽媽說:“媽媽,您能不能給我買一雙新鞋呀?我這雙舊了。”
媽媽說:“舊了也能穿啊!這不挺好的嗎?”其實她也想給孩子買一雙新鞋,但現在她卻故意“刁難”起孩子來了。
“媽媽,我們班裏的人穿到這個程度的都要換呢!您就給我買一雙吧!”
“哦?那你想要什麼樣的鞋?”
趙迎低聲說:“耐克的。”媽媽說:“這可是名牌呢,很貴的啊!”
趙迎眼巴巴地望著媽媽說:“媽!”媽媽看了看兒子,笑著說:“想買也行,不過,我隻能給你付一半的錢,剩下的一半,必須從你的零花錢裏扣除。”“啊?”趙迎大叫起來。
“別急,你隻要每個月都還我一點就行了。”趙迎想了想,同意了。
過了幾天,趙迎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運動鞋。從那個月以後,趙迎每個月的零花錢都被扣掉一部分,半年才還完“債”。
媽媽總是在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各種條件,為孩子規劃未來,希望他們成才,但是很少給孩子灌輸一些責任意識。而讓孩子分期付款,看似為難孩子,其實是鍛煉孩子,對孩子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
分期付款是一種教育孩子、培養孩子管理金錢能力的方式,媽媽們不妨嚐試一下。它可以讓孩子更好地使用金錢,加強孩子的金錢概念,還能合理地引導孩子的欲望,讓孩子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想辦法。
媽媽們要向孩子說清分期付款的意思,讓孩子意識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這個基礎上,讓孩子明白分期付款的意義,讓孩子先接受這種思想,然後再實行。同時,媽媽要注意分情況,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采用這種方式,不能一概而論。對於孩子來說不是特別重要或必要的東西,可以采用這種方法。對於孩子著急用且確實有必要的東西,媽媽們就不要使用這種辦法了。
好媽媽隨身錦囊
在讓孩子分期付款時,媽媽們也要保證孩子有一定的償還能力。孩子的零花錢必須能夠保證他們正常開銷,或者是孩子有能力有時間去自己創造財富。這些都是必須考慮到的問題。在建議孩子分期付款的時候,也要注意培養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樣,既可以避免奢侈浪費,同時也培養了孩子理財的能力,讓孩子懂得合理分配金錢。
和孩子一起看一場演唱會
現在很多孩子喜歡“追星”,這是一種青春期的特有現象。孩子們喜歡明星們的表演,歌聲,喜歡模仿明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青春期的孩子充滿著幻想,自覺控製自己情緒和理智支配行動的能力還不強。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不確立、不成熟。喜歡模仿某些心目中的偶像,甚至到了非理性的狀態,這不是多麼難以理解的事情。
麵對孩子的追星,媽媽和老師采取嚴厲禁止的措施,結果往往收效甚微。
心理問題隻能靠心理引導去解決,一味地阻擋和禁止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結果隻會適得其反。什麼樣的明星是他們該追的?媽媽們引導得好,孩子追星就會理智起來。
嶽波喜歡周傑倫,家裏的牆上貼滿了周傑倫的照片,抽屜裏裝滿了周傑倫的唱片,嘴裏天天哼著周傑倫的歌。甚至發型、衣服都要穿得跟偶像一模一樣。
媽媽開始很擔心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就一直勸告他:“波波,隻要你不影響到學習,崇拜偶像可以,但也不能太過了啊!”嶽波把媽媽的話當做耳邊風,總是哼著曲子揚長而去。
有一天,嶽波興高采烈地說:“周傑倫下個月要來我們這了!我一定要去看他!我一定要去!”
之後,嶽波每天魂不守舍的,總想著如何才能搞到周傑倫演唱會的門票。對於他來說,那可是價值不菲的一筆錢。愁眉苦臉的嶽波突然想到,自己的好哥們陶嘯早就看中自己的那雙耐克鞋,不如便宜一點賣給他。雖然賣了鞋,但是錢還是不夠,而且,有了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票。
這下,嶽波更加焦慮了,上課也沒法專心,腦子裏天天想這事。媽媽終於發現兒子九成新的鞋子不見了,就問他怎麼回事。開始嶽波撒謊說自己借給同學穿。但過了很多天媽媽也沒看見那鞋子回來,就質問嶽波。
嶽波戰戰兢兢地招供了,媽媽果然大發雷霆,並且把他的錢全部上繳,找陶嘯的家長去了。
嶽波媽媽從陶嘯的媽媽那裏了解到,陶嘯也很喜歡周傑倫,但由於媽媽的正確引導就沒有那麼狂熱。不僅如此,陶嘯媽媽還勸嶽波的媽媽聽一聽。嶽波的媽媽聽了,若有所思。
過了幾天,嶽波在自己房間的桌麵上,突然發現了一張演唱會的門票。他激動地叫起來。原來是媽媽通過公司同事的關係幫他搞到的。就這樣,母子倆一起去參加了周傑倫的演唱會。看著嶽波激動的樣子,媽媽突然深受感動。
從那之後,媽媽再也沒幹涉過嶽波崇拜偶像。嶽波也很努力學習,希望像偶像一樣完美。
追星是孩子當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的現象。媽媽們不應該打壓或者完全支持孩子追星,而應該引導孩子對追星有正確的、獨立的見解,理性追星。與其打壓孩子追星,不如和孩子多溝通,帶孩子一起參加一次偶像的演唱會,讓孩子和偶像零距離接觸,一方麵可以減少神秘感,另一方麵也要讓孩子知道,明星也是普通人,有優點也有缺點,引導孩子發現明星身上的閃光點,學習明星巨大成功背後所付出的艱苦努力,並將之轉化為自己奮發的動力。
與一味壓製孩子追星,以至於最後引起孩子反感相比,媽媽更應從孩子的視角去發現明星的可追之處,如果有可能的話,甚至可以一起“加入”孩子的追星行列,獲得和孩子溝通的渠道,從而更加貼近孩子,及時地引導孩子。帶孩子一起參加演唱會,就可以有效地拉近孩子和媽媽之間的距離,創造共同話題,加深交流,從而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如果孩子盲目崇拜明星,那麼,媽媽就要從側麵引導,告訴孩子明星背後的成長故事,而不要隻看到明星現在耀眼的光環。讓孩子多了解相關的信息,從而慢慢地擺脫對明星的盲目崇拜。在參加演唱會的時候,很可能激起孩子對明星更狂熱的崇拜。在這種情況下,媽媽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讓孩子看到普通人的閃光之處,不要被表麵現象所迷惑。
此外,媽媽還要引導青少年追那些為社會作出傑出貢獻的明星,要有意識地選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麵的明星,讓孩子學習他們努力拚搏的品質;此外,可以多講偉人故事,讓孩子從各領域的佼佼者身上汲取力量,學習他們的內在精神。
好媽媽隨身錦囊
和孩子一起參加演唱會,和明星近距離地接觸,並因勢利導,才能讓孩子更正確地對待明星。如果一味地壓製孩子,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媽媽隻有和孩子一起談論明星,拉進心理距離,才能夠順勢引導孩子應該如何正確地看待偶像。
帶孩子參觀一次科技館
在學校裏,孩子接受的教育多數是理論,實踐性、實驗性比較弱。如果有條件,媽媽應該讓孩子親手做實驗,親眼看結果,讓孩子在此過程中學習知識,培養探究科學的興趣。古語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帶孩子去科技館就是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最好的辦法之一。孩子看到新奇的科技發明後,能夠增長科學知識,感受創新和發明的趣味,這能很好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性,促進孩子創新能力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