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好媽媽和孩子一起“玩轉”童年(2)(1 / 3)

和孩子一起養隻小寵物

美國一位醫學博士曾指出,養寵物不但能培養孩子的愛心,還能讓孩子更快樂。因為孩子在照顧寵物的過程中,會比較細心。通過和小動物的玩耍嬉戲,孩子和寵物結交深厚的情誼,使孩子從小就養成對動物的同情之心,促使孩子更加熱愛大自然。

現代家庭的獨生子女多數比較孤獨。和寵物的相伴,除了能減少孩子的孤獨感,還可以豐富孩子的社交生活。因為寵物也有靈性,可以和人類進行“溝通”,在這個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封閉的心靈會慢慢地開放。事實證明,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養寵物有助於增強孩子和人交往的信心。因此,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養一隻小寵物。

有一天,閑閑在自己的小區門口撿到一隻流浪狗,它的腳瘸了,可憐巴巴地望著閑閑,渾身哆嗦不停。閑閑把它抱回家後,給它喂了水,還給了它一點兒麵包屑吃。下班後,媽媽回家,看見家裏髒兮兮的,有點生氣。這時,閑閑走過來,告訴媽媽想收養這隻小狗。媽媽說:“不行,這小狗這麼髒,我們家裏哪裏有地方可以養狗啊?”閑閑說:“媽媽,我可以在儲物間的旁邊給它搭一個小窩。”媽媽說:“多臭啊!再說,它還可能帶來一些細菌,讓你生病了怎麼辦呀?”閑閑說:“媽媽,不會的。”

小狗仿佛知道自己不受歡迎,非常膽怯地朝閑閑的身邊偎著。閑閑一把抱起小狗說:“狗狗不要怕,我一定會把你收留下來的。”媽媽看閑閑把自己和小狗關在屋子裏,心裏很生氣。

晚上,媽媽躺在床上看了一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自己的小狗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最後,那隻小狗為了救主人死了,孩子很悲傷。

媽媽也被感動了。她突然想起今天的事……

第二天,媽媽把閑閑叫起來,說:“孩子,我們今天一起帶小狗去寵物醫院看看,好嗎?”閑閑驚喜地看了看媽媽,一下子就高興起來,說:

“好!”

到了寵物醫院,工作人員說,小狗得了痢疾,隻要打一針就好了。

就這樣,小狗就在閑閑家安頓了下來。閑閑還給它取了名字叫小黃。過了兩星期,小黃就出落得精精神神,可愛極了。閑閑和小黃的感情也慢慢加深了。

每天閑閑放學回家,都能在小區門口碰到搖著尾巴等待他回家的小黃。閑閑每天給小黃洗澡,吃飯,打理得井井有條。媽媽還驚訝地發現,閑閑過去每天都賴床,自從有了小黃,他每天都早起給小黃弄吃的。閑閑不在家的時候,媽媽也經常照顧小黃,借此機會加深了親子交流。

與孩子一起養寵物對於孩子來說,是一項比較好的體驗。一方麵,寵物就像一個紐帶,為孩子和媽媽創造了更多的交流機會。媽媽可以幫助孩子照顧小動物,並與孩子共同分享寵物帶來的生活樂趣;另一方麵,養寵物也會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有人認為,凡是親近動物的孩子都顯示出較高的領導欲望、外向性格和利他傾向。

媽媽在鼓勵孩子養寵物的時候,一定要指導孩子如何更好地照顧寵物,照顧自己。讓孩子懂得,隻有會照顧自己的人才會懂得照顧他人。讓孩子在和動物相處的過程中,學到相關的知識,例如生命的繁衍、死亡等,讓孩子加深對生命的理解。

寵物也可能會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媽媽要懂得安慰孩子,並告訴孩子怎樣更好地珍惜生命,努力地為世界創造美好的東西,引導孩子正視現實,正視死亡和離別。

要注意的是,孩子養寵物的時候,媽媽要定期檢查寵物的健康情況。另外,媽媽還要告訴孩子怎麼照顧小動物,把一些相關的知識教給孩子,以免造成對動物的傷害。另外,孩子接觸寵物之後,媽媽一定要讓孩子注意衛生,勤洗手。同時經常給寵物洗澡,保持寵物的健康和衛生。另外,養寵物的孩子更願意和寵物一起多活動,無形中鍛煉了身體,但是媽媽也要注意,有很多場所不能去,例如,很多交通工具上就禁止帶寵物。媽媽還要告訴孩子,不要讓自己養的小動物給別人造成傷害,例如,狗咬人等。

好媽媽隨身錦囊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可以讓孩子經常觀察小寵物,這樣可以讓孩子學到更多的自然科學知識。孩子不僅可以從寵物身上獲取諸如生命是如何誕生、成長、繁衍等生物學方麵的知識,還可以訓練自己的觀察能力。

和孩子一起過個年味濃濃的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在春節期間,人們用熱烈的儀式和活動辭舊迎新,真誠祈願,訪問親朋好友,送上美好的祝福。春節是中華民族文化優秀傳統的重要載體,它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傳承了中國人的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觀念。隨著千百年來的積澱,異彩紛呈的春節民俗,已形成底蘊深厚且獨具特色的春節文化。

但是隨著近些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由於人們外出工作,年味似乎慢慢地淡了。人們雖然對親情渴望依舊,但是春節的一些傳統儀式,卻都消失不見了。媽媽們不妨在過春節的時候,帶著孩子們去重溫一下過去春節的熱鬧,讓孩子體驗年味濃濃的春節,感受一下傳統文化的魅力。

每年的春節,媽媽都因為忙,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才能趕回家。一家三口相聚,去外麵吃一頓訂好的年夜飯。但是皮皮對春節的感受並不深刻,因為對他而言,春節無非就是全家一起出去吃一頓大餐,還有就是一家三口一起看春晚。

但是今年,媽媽請假提前回家了,在臘月二十九那天,媽媽讓皮皮一起幫忙貼對聯。皮皮站在一把椅子上,由媽媽塗好膠水把對聯遞給他,他把對聯貼在門框上,再用小毛帚一掃,把它弄得服服帖帖的。媽媽還告訴皮皮,哪個是上聯哪個是下聯,壓什麼韻,還讓皮皮思考一下怎麼對對子。

之後是給家裏裏裏外外地大掃除。皮皮忙得不亦樂乎。當天晚上,媽媽包了皮皮最愛吃的餃子。第二天,媽媽讓皮皮放鞭炮。皮皮十分興奮,因為他覺得非常刺激。後來,媽媽還從房間裏拿出兩桶煙花,全家人一起在院子裏點燃了煙花。皮皮樂不可支,看著煙花在空中散出瑰麗的光芒,絢麗多姿,皮皮忍不住驚歎:“哇!太美了!”一家三口相擁著看著夜空中玉樹銀花,臉上都露出幸福的微笑。

大年初一,皮皮就接到爸媽的壓歲錢。起床後,還要喝一杯茶,表示辭舊迎新,自己又大了1歲。上午媽媽帶孩子去逛了廟會。廟會裏什麼都有,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讓皮皮看得入了迷。過去春節他很少出門,因為媽媽怕到處都是鞭炮,把孩子炸傷了,她自己則忙著走訪親戚。而這一次,皮皮過癮極了。

好媽媽應該和孩子一起過一個年味濃濃的春節。一方麵讓孩子體會到濃濃的親情,感受到節日的氣氛;另一方麵,可以讓孩子懂得更多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思想,在儀式中,讓孩子對生活更加熱愛。

在和孩子過春節的時候,媽媽可以利用傳統節日中的一些道具和孩子玩玩遊戲。例如,中國的對聯作為一種傳統的文學體裁,自由靈活,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高雅文字遊戲形式。媽媽不妨在春節或者在平時,和孩子多玩一玩對聯遊戲,可以是5個字的,也可以是3個字的,7個字的等。這樣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漢語。

此外,好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究爆竹的起源;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逛廟會,看看傳統戲劇;看看人們慶祝春節的各種儀式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達到讓孩子開闊眼界,增加曆史知識,培養孩子學詩的興趣,增強書麵和口頭語言能力的目的。

春節時,媽媽帶孩子去拜年,可以讓孩子懂得禮節禮貌,懂得尊重和祝福親人;同時,媽媽也可以帶著孩子剪窗花,讓孩子親自動手,給節日的氛圍增加一點趣味。春節裏有許多日子,分別祭不同的事物,例如天日、人日、地日等。讓孩子明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些事物對人們的重要意義,也是一項不錯的教育活動。

好媽媽隨身錦囊

春節時,媽媽要囑咐孩子注意安全,如果大街上有爆竹的話,就要讓孩子注意不要受傷;出門的時候也要提防人多擁擠可能帶來的傷害。除此以外,媽媽還要給孩子製造一些溫馨浪漫的小把戲,例如給孩子一個紅包或者一點點小禮物,小祝願等,讓孩子感受到節日的不同。

和孩子一起做做手工

讓孩子動手做手工一向是我們提倡的教育方法,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孩子卻並不喜歡這項活動,因為自己做手工難免會覺得無趣。媽媽如果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效果就會馬上發生改觀。它既提高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促使孩子積極思考,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到一些知識。另外,通過做手工,孩子的注意力、領悟力、學習力等方麵都會有所提高。做完手工後,受到家人或朋友的誇獎,孩子心中會充滿成就感和自信心,而這種自信又會對孩子的進步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媽媽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會讓孩子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