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條約的簽訂並沒有讓英國人感覺到自己的作用,一直以來,大英帝國都是占據著世界的統治地位,她的每一句話都影響著許多國家和民族的發展,甚至是生存。
可現在,中國人近乎蠻力的逼迫日本人簽訂了條約,日本人是丟掉了所有的臉麵,也失去的許多的利益,可作為他們的盟友,大英帝國的威嚴好像也受到的侵害。
心思陰沉的朱爾典向大英帝國的國王寫了一封信,信中毫不猶豫的表現了自己對孫複統一中國後的擔憂,一個年少堅毅的東方領導者,一個強硬果斷的大國領袖,無論從哪方麵來說,都不符合英國在遠東的利益。
更不要說,大英帝國的皇冠還在他的身邊。
歐洲的局勢讓大英帝國不敢把力量轉向遠東,免得失去了自己的老巢。
不過統治了世界一個世紀的大英帝國,自有它的行事方法。以英國銀行業為首,聯合法美俄奧意西比荷八國銀行家,組成一個龐大的銀行團。
九國銀行團的成立,簡直是袁世凱的春天到了,和往常相比,這次的九國銀行團的條件寬鬆的不像話,至少袁世凱是這麼覺得。
“隻需要以川漢鐵路、粵漢鐵路,以及********十年的商稅為抵押,九國銀行團願意借貸一億英鎊的低息貸款,利息隻有五厘……”
用腳趾頭想,袁世凱也知道,洋人看上的不是上海或者蘇杭,而是那塊被孫家經營的流油的廣州、茂名一代。
腦子裏被稱帝刺激的發狂,袁世凱已經顧不得那麼多了,在九國銀行團成立的第三天,就派內務總長趙秉均,財政總長周學熙,外交總長梁如浩組成了一個代表團,與九國銀行團和公使團在天津展開了交涉。
走出天津英租界,趙秉均的腦子裏還充滿了不可思議,他沒有想到九國銀行團會那麼大方,大方的讓趙秉均有種心驚膽戰的感覺。
借款利息低就算了,抵押品不夠也罷了,可從沒有聽說借款還全額給付的,竟然沒有扣除利息。
唯一的條件竟然是這批貸款必須有七成用於向各國訂購軍火武器。
當時趙秉均沉思了一刻,心裏卻笑開了花,自《辛醜條約》之後,各國對華實行武器禁運,袁世凱唯一的武器來源就是日本,這個國家下手黑,不要臉,一支槍出到了八十塊大洋,他們根本就不在意那個武器禁運的規定。
九國銀行團的那個所謂條件,根本就是在為武器禁運開門,簡直是對北洋政府的最大幫助。如果不是早知道這些洋人是害怕南洋軍統一中國,趙秉均都以為自己是在做夢了。
拿起自己的大總統印璽,袁世凱有些猶豫了,鹽稅、關稅,甚至是田賦地租都已經抵押出去了,若是再把未來十年二十年的商稅交出去,自己這個大總統怕是再也沒有進項了。一個空蕩蕩的財政局麵,就算是做了皇帝,也不見好了。
“大總統,一旦國家一統,到時候彙聚了全國的力量,咱們就能和洋人交涉。憑借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到時候洋人還不乖乖的把關稅什麼的都交出來!”
為了個人的理想追求,楊度有些急不可耐了。
想想孫複打壓日本人的強勢,那種蠻橫到了極點的手段,袁世凱就羨慕的發狂。
“隻要全國一統,就算是洋人也不敢不給我麵子……”自言自語的念叨了一句,袁世凱狠狠的把大印蓋了上去。
最後一億英鎊的現款,袁世凱隻見到了不到三千萬英鎊,折合大洋也有近一億兩千萬,袁世凱終於有信心了。
北洋軍數十萬之眾,頭一次見到了全餉,呃……當然,這全餉隻是到了軍官們手裏,士兵們隻是比往常得到的稍微多了些。
從新加坡、河內、東京等各國控製的重鎮抽調的大批軍火彈藥瘋狂的湧進了中國,天津和京漢鐵路徹夜不休,英式、法式、日式甚至是俄式武器似乎瞬間不值錢了,短短三周,袁世凱手裏就多出了三十萬支步槍,三千多麼輕重火炮,彈藥更是以億計。
握在九國銀行團手裏的七千萬英鎊隻是消耗了不到一千五百萬,還剩餘了足足五千五百萬,袁世凱頭一次為手裏的錢多發愁了。
步槍的價格在四十五到七十銀元之間,槍彈每萬發才不過七八百兩,七五快炮日式的八千兩,法式的一萬三千兩,炮彈稍貴些,每百發也不過七八百兩,七千萬英鎊折合銀元足有近三億大洋,袁世凱真心富了。
軍裝、工兵鍬、鋼盔、皮靴都要,飛機、機槍全買,若不是知道軍艦買過來都是給南洋艦隊送戰功,袁世凱都把英法等國推銷的老式戰列艦買幾艘裝裝門麵了。
東西都不值錢,就算它們都是以百萬計的,花費也太小了,狠下心來,袁世凱直接購置了十個重炮團,再加上為每個師配了一個馬克沁機槍營,才算多花了些錢。馬克沁機槍雖然不過幾千元,可它吞噬子彈的速度可怕,這才是馬克沁裝備高昂的可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