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什麼,請大家舉手回答。”,講台下,房老師扶了扶眼鏡,把課本放在自己微微挺起肚子上,隨即提問。
有的學生在翻找課本,找出了青春期的概念——人們通常將人生中11至17、 18歲這段美好年華稱為\\\"青春期\\\" 。
有的學生剛迷過神,聽到提問後,習慣性的彎下了身子,學著掩耳盜鈴。
有的學生坐的很直,他們複習過,知道答案,比如夏長風,和唐心怡這類同學。
房老師隨機點名,張佳欣,你來回答。
張佳欣不情願的站起,把板凳緩緩踢到後麵,麻木的讀出青春期的概念。
下課後,張佳欣看著夏長風在預習下節課的數學,問“學習有什麼用?老師懂那麼多,有本事還在咱鎮裏教學?”
夏長風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突然一問,有靈感一閃而過,然後說“可能他也沒的什麼選擇,尊重就好了。他要的也不多,隻要錢和尊重。但學生的尊重最不值錢。”
他不明白什麼叫青春期。盡管他背會了青春期的概念,但腦子似乎在說,不是這!不是這!
晚上九點四十下課,夏長風回寢室洗漱,路上他遇到了許多人,有的人喜歡學習好的,他們跟夏長風打招呼,打完招呼便走,
“路上他會和他的朋友介紹我,他的朋友會回頭,我賭那個高個兒的先回頭。”夏長風自言自語,“賭對了。”他抬頭望向天,星意滿滿。
舍友喜歡說話,夏長風作為宿舍長也很無奈,管不住。雖然他當過班長,還是體委,小組長,管理能力自詡不差。
但在這個混合寢室裏,有的人不聽似乎也沒事。唯一能讓自己發泄的就隻有早上,大多數學生都懶床,夏長風也不例外,可自己身為寢室長還要為一群不聽自己話的室友提供“鬧鍾服務”著實很氣惱。於是他便在早上高聲唱歌,嘲哳亂叫似的把他們吵醒,每當他們不耐煩時,他便心情愉快。
老豆,並不姓豆,名中也沒有豆字,但旁人就這麼叫的。夏長風覺得這個外號,不是侮辱性外號,於是自己也叫他老豆。老豆為人誠懇善良,有農民樸素的氣質,他和夏長風關係要好。
某天早上年級打掃衛生,老豆和夏長風一起在樹下掃地,青蔥的樹木讓夏長風不自禁的哼起了聽不出歌名。老豆彎著腰鏟垃著圾,心裏麵藏著心事,最後實在忍不住問夏長風一些事情。
“怎樣才能和你一樣優秀,我有點羨慕你,你以後發達了,可別忘了我。”
聽著老豆似嘲似笑的語氣,夏長風敷衍道“一切都會好的。”這是他的口頭禪。
“說不定,你過幾年再來看我,我就是個農民了,當農民也挺好的,餓不死。”老豆有點不甘心。
“那你怎麼不學習?”
“不愛學唄,學不進,從小就是倒數。沒你運氣好。”老豆把垃圾倒進桶裏,毫不費力。
老豆有時候覺得自己就像校園裏的酸酸草,雖然有開花的命但汁水永遠都是酸的。它們隨著四季和太陽榮辱興哭,就像普通人永遠離不開偉大而優秀的人物。盡管,在他心中,夏長風不一定就能一直保持優秀,萬一某天就由儒入道,淡泊名利了呢?以學習為中心的人可能懂淡泊名利嗎?
“你會一直好(優秀)下去嗎?”
“我不知道。”
夏長風打掃完衛生,把掃把整齊的擺放在教室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