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壽告別侯傑後回到家,一如既往,家裏沒人,冷冷清清的。
看著家中熟悉的點點滴滴,沈三壽思緒不禁回到了過去。
沈三壽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他從小到大是在母親身邊長大的。
沈三壽的母親叫楊燕,是一個很要強的人,她和沈三壽父親沈熙賓離婚的理由也是因為嫌棄他父親自身不爭氣,每天和個二流子一樣不幹正事。
楊燕托關係找人給他介紹了一份工廠的工作,沈熙賓卻幹了幾天就直接回家說渾身上下這疼那疼,就是幹不了。
沈三壽父親沈熙賓自身也說過,他這個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總之就是四肢不勤,當初追沈三壽母親的時候,沈三壽他姥爺也就是楊燕的爸爸讓他去山上放羊,他放了一會就感到累的不行,索性直接一屁股坐了下來,任由羊群到田裏吃小麥苗。
這也不奇怪,他從小到大都沒放過羊,沈熙賓自身家庭條件也好,在那時候家家戶戶還是矮平房的時候,他家裏就有一棟二層小洋樓,在90年代那時候可了不得,而且人長得還很帥,可以當明星的那種。
不過沈三壽的姥爺對於這個女婿一直是有點瞧不上的,帥又怎麼了?能當飯吃嗎?而且自家女兒長得也漂亮,不怕沒人要,從沈熙賓是主動追楊燕的情況就能看出來,但架不住自己女兒的要求便同意了這門婚事。
剛結婚那段時間還好,沈熙賓也很努力,找了個班上,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但時間一長就不行了,從小他就沒受過什麼苦,對於這工作也是堅持不下去了,便把班一辭就在家裏混日子,讓楊燕養他。
沈三壽母親是個老師,那時候懷著沈三壽還要去上課教學生,帶的班級還是畢業班,但是沒辦法,為了生活,她隻能咬牙堅持。
生下沈三壽後本以為沈熙賓會承擔起當父親的責任,找一份工作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卻沒想到沈熙賓還是那個樣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直過著那種得過且過的生活。
楊燕覺得不能這樣下去,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可以接受自己丈夫的平庸,但接受不了他好吃懶做,不求上進,於是毅然決然的和沈熙賓離了婚,選擇獨自一個人撫養沈三壽長大。
為了撫養沈三壽,楊燕幹過補習班老師、開飯店、去銀行當業務員等。
時光荏苒,沈三壽8歲那一年,楊燕開始嚐試做貿易,也就是中間商那種,從中賺點差價, 不過這種生意也挺累的,需要每天在外麵跑到處去看貨,要不貨的質量好壞不好把握,所以經常不在家。
所以沈三壽從幼兒園就開始上那種寄宿製學校,對於母親常年不在家也習慣了,也表示理解,因為他知道這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希望自己過得更好。
楊燕怕他一個人在家無聊,於是便買了一台電腦,她教沈三壽怎麼用它來上網看電視,這樣沈三壽一個人在家裏就不會無聊了,而且還能通過電腦和沈三壽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