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沒有隔夜仇,便是義父義子也是一樣,等到華陽、夏月領著七個小道童跑回來的時候,癲道人心中的那點悲憫也消散殆盡了。
若是楊家真的為君清明,能讓朝綱、國政穩妥,百姓平安,民生安泰,就算是新得的“兒子”立誓亡隋,也不見得成功。反之,楊家要是無道,天下多出一個“反王逆臣”,又有何妨。
當然,這些不隻是癲道人自己想明白的,少不了紫髯道人的開導。
武悼天王冉閔後裔,他的出身,就使他所要承受的、經曆的都不同常人,所受的磨難困厄自然更多、更重,相應的,對王朝興滅的理解也就更加透徹清晰了。
自冉魏亡國兩百多年來,冉家人血脈裏已經形成了一種信念,固執的認為隻有重現大漢榮光,讓中國之人手執得劍、書得文,才能真正驅逐胡虜。
大隋很強,強的都不輸於大漢了,可冉道人對他們的觀感一行不佳,無他,國無文風,滿朝之中多是異類貴族,盡是武夫出身。昔日南陳文風倒是鼎盛,可國力之弱,人性之劣,更是讓冉道人不屑一顧。
以前,冉道人以為自己要修道一生,最終會帶著冉家人的固執埋到黃土裏,現在得知了李弘欲圖滅隋的誓言,他有些心動了。
癲道人醫、武、術,當世無雙,自己家傳的武藝和兵法更是不遜古今名將,如果能夠將兩人的才智彙於一個人身上,隻要他資質夠,再有些機遇,成就帝王之業,似乎並非難事。
更何況,這個孩子還走過生死路,這經曆比起老子落地老態,孔子生而圩頂……似乎也不差,而且更具神秘感。若是操作一番,不難成為神跡,更何況這件事是確有其事,那麼多人目睹過,很容易得到證實。
不知不覺,冉道人已經興奮起來了,為人一世,有什麼比親手培養一個開國帝王更加榮耀的。
如果此事一成,自己的祖輩定然也會受到追捧、供奉,這比起當年父祖殺戮胡虜,更加有成就感。
“老道兒,我決定了,明日就帶著赤兒橙兒他們北上,為那天命者滅隋立國做些事情。”冉道人一臉鄭重,眸子裏的燃燒著嗜血的火焰。
“天命者?”疑惑的嘀咕了一句,癲道人立刻就明白過來了,這定時冉道人新按到李弘身上的名號。
“道兄,你們冉家殺的人已經太多了,當年武悼天王幾番折騰,直接、間接死了的不下百萬胡人,難道你還有為了那稚子的一番妄言,重造殺孽嘛?”
“折騰?”不屑的哼了一聲,冉道人大聲道“若沒有先祖的那番折騰,你覺得吃人如牛羊的羯人還要吃掉多少漢家女兒;若沒有先祖的那番折騰,胡虜又怎麼會收斂行跡;若沒有先祖的那番折騰,江北之地還會有漢人血脈嘛?”
“至於殺孽……”冉道人傲然道“先祖殺的何止百萬,一紙殺胡令,一天之內便得了六萬羯狗頭顱,根據我先祖的估計,單是殺戮的羯人便超過百萬,大魏(冉魏)境內羯胡幾乎殺盡。再算上匈奴、鮮卑、氐、羌、巴等異族,冉家人手下至少死了不下三百萬。”
“這有多少無辜……”癲道人頭一次聽到冉道人這麼直接的敘述家族的榮耀,心神顫動。
“無辜,你知道他們殺了多少漢人嘛,江北之地本有漢人近三千萬,諸胡蠻橫時期,北地千裏之內都找不到一個會說漢話的人。我祖登臨時,大魏國內人丁不到四百萬,而且還有三成以上都是異族,剩下的所謂漢人有半數之上都沾染了雜胡血脈,中國之地漢人被殺不下三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