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拜師(1 / 2)

又是一日清晨,伏之依舊在刻苦練功,氣運全身,拓展經脈,完畢。伏清吩咐伏之這三天不要亂跑,齋戒三日,三日後是伏之生日,在祖師人王伏羲雕像正式收伏之為弟子。伏清把伏之撿回來後,就推算出伏之的八字,天、地、人大吉,因此伏清決定把伏之抱回去收養。

所謂天、地、人,指的是天時、地點、人物。天在變、地在變、人也在變,故推算人的命理不能死記硬背,《易》博大而精深,人王八卦更深不可測。後有愚者將《易》背而疑之,謂之假論、卻不知天、地、人三變。

伏之也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三天中也不敢亂跑,留在道觀裏。在這三天中,村中醫館關閉,伏清和伏之都出診。倒是村中不少人聞訊而來,想要參觀伏之的拜師典禮,卻被伏清以師門規矩給拒絕了。

趙二柱的兒子趙保國,聞言趕來,向伏之道喜:“恭喜你啊,伏之,再過三天後,你就成為伏大師的弟子了。”說著眼中流出絲絲的羨慕之意。趙保國是伏之最好的朋友,從小他們兩個一有空就上山捉鳥,下河撈魚的,而且又經常一起上學。伏之偶爾還會去幫趙保國幹一下農活,兩人年齡相近,有相同的愛好,基本上無話不談。當初趙二柱給趙保國起名字的時候,就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後能做大事。什麼是大事,趙二柱想了很久,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還是想出來了,保家衛國就是他眼中最大的事。

伏之雖然叫伏清做老頭,但心裏卻充滿幸福感,覺得這樣叫更加親切。趙保國可不敢這麼叫,叫伏清為伏大師是因為伏清醫術高明,基本上就沒有伏清治不好的病,自然老死除外,那已經不算是病了。

三年前,趙保國被伏清的高明醫術給震撼,想要拜伏清為師。不管怎麼,伏清都不答應,甚至全村人都來為趙保國求情都沒用,說他沒有慧根。結果最後還是伏之的求情下,伏清才允許趙保國站在旁邊學一點東西,學多少就看他的造化了,至於拜師什麼的,就不要再提,也不能提伏清的名號。

除此之外,趙保國經常找伏之學習中醫,畢竟他沒有伏之那麼聰明,況且還有伏清親自教導伏之,有時還要幫家裏幹農活,不能到醫館裏旁聽。

趙保國在學醫方麵比伏之刻苦了很多,但還是沒有伏之的一半多,而趙保國也沒有抱怨什麼。並不是說趙保國的付出沒有回報,若是跟一般的人比,趙保國的學習也算快了。伏之把自己練的功夫都交給了趙保國,可知他們的關係有多麼的好。對於此事,伏清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對於這些基礎的東西,也不怎麼在意。

趙保國修練了四年,但還是沒有練出內氣,後來就覺得會不會是伏之弄錯了,在伏之的再三保證下才堅持練下去。就連伏之後來都有點懷疑自己是否教錯了,直到問了伏清之後才確信自己沒有教錯。

三天後,道觀裏伏清和伏之凝重的站在祭祀台前等待著。此時,這座山中隻剩下他們兩個人。伏清吩咐伏之道“巳時以末,午時將至,準備一下”。聞言,伏之點了點頭。清晨起來,伏之沐浴更衣吃完齋菜後,就一直呆在後院裏,連功夫都不能練,多少都有點不習慣。除了祭品是伏清叫村民幫忙準備的之外,其他的布置都是由伏清親力而為,對於此次的拜師典禮,伏清十分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