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霖在王嫂新店的包間裏,見到了夏芸、夏蕾兩姐妹,和她們的父母,還有一個快到兩歲的活潑寶寶,小名栗子糕,乖乖坐在寶寶椅裏,黑葡萄一般的眼睛,好奇地張望。
第一次見到老同學顧客的家人,莫霖有點局促,可夏父夏母對她格外熱情,甚至帶了一點感激,兩位老人除了關注栗子糕的進食,就是給她讓菜。
好在夏芸當起了中間人,把控著飯局上的熱絡溫度,她時不時為姐姐夏蕾夾一點蔬菜,除了不太響應桌上的話題,夏蕾自顧自吃飯,其他行為舉止看不出有什麼不妥。
但對知情人來說,可能夏蕾最大的“異常表現”,就是她完全忽視自己的女兒,好像這個孩子,與她沒有關係一般。
而栗子糕小朋友,顯然也更加依賴夏母的照顧,她會伸出短短的胖手指,指著盤子裏的某種菜,嘟囔著“糕糕吃、這個” 然後眼巴巴地等投喂。乖巧軟萌的樣子,讓人看了心頭發顫,想把桌上的好吃的,全都喂給她。
飯桌上,沒人提夏蕾的病情,莫霖也不必當麵詢問,既然能全家一起出門,想來總比之前有好轉。
晚飯後,老兩口先帶寶寶回酒店歇息,夏芸帶著姐姐,說要與莫霖一起飯後散步。
幾人剛出包間,就在一樓結賬處,見到了外出旅遊多日、近期才回歸的房東大姐。
莫琳當然笑著與少鳳大姐打招呼,看她喜氣洋洋地向王嫂預定了一大份多寶魚片粥,附加足量三頭鮑魚,顯然是有貴客要招待。
回到小店裏,莫霖擺上夏蕾喜歡的七葉茶,見她欣喜地端起,還對莫霖道了謝,近距離觀察,可以發現她的表情動作自如了很多。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上次見麵夏蕾更像一個生活在成年人軀殼裏的幼童,這次她的舉止可能更像一個不喜歡參與成人交際的青少年,心智狀態明顯成熟多了。
莫霖以眼神示意夏芸,“姐姐看起來好了很多,你應該輕鬆不少了吧?”
夏芸臉上的笑容,明顯發自內心,“嗯,那次回去之後,她第一次抱了會兒糕糕,把我媽都看哭了。” 生病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夏蕾是不願意麵對孩子的,她們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可生活軌跡居然能完全錯開。
說到正事,夏芸從手機裏找到一張照片,“這是主治醫生,給建議的情緒治療方案,你看看,能不能操作?”
莫霖接過手機,照片裏是一份筆記,上麵寫了幾個要點:
——在虛擬環境中,讓病患適應孩子的存在,並適當提升關注、互動度;
——通過故事腳本,疏導病患對寵物犬離世的悲傷、自責情緒;
——注意,不要強迫病患展現母愛或其他形式,她不能接受的情緒責任。
寥寥幾筆,龍飛鳳舞,一看字體就很有醫囑風範,筆記下方,落款簽名:林之琅
這次既然有醫囑,那就好辦多了。
討論了十幾分鍾,莫霖就通過夏芸的描述,在智腦係統裏,構建了一個新的故事腳本。
這一次,夏蕾更加配合、主動進入了虛擬體驗中,甚至沒用上特調香薰。
——————————
好大一場初雪,把放學回家的路途,覆蓋成白茫茫一片。
夏蕾要先去初中接了放學的妹妹,同她一起去奶奶家吃飯,晚上再盯著她寫作業,快睡覺了兩人才回自己家裏。
這兩年夏老爸的生意剛上正軌,兩夫妻忙得連自己吃飯都沒有功夫,好在長女已經上了大學,可以照管妹妹,還有夏奶奶的支援,這一家子才勉強支應了過來。
夏芸還梳著雙馬尾,一個沒長大的小丫頭模樣,和成年了的姐姐走在一起,東瞧西看,腳下散亂地踢著不成型的雪花。
在奶奶家的老街巷子口,她們走過一小片雜物堆,夏芸突然甩開姐姐手,衝去雜物堆裏扒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