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烏拉部為了不被努-爾哈赤吃掉,將部主滿泰的女兒,年僅十二歲的阿巴亥嫁給了努-爾哈赤。當時努-爾哈赤已經有七個老婆,後來又娶了九個老婆。即使有這麼多老婆,但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就是阿巴亥,封她為大福晉,視若掌上明珠。
阿巴亥一來,皇太極的媽媽葉赫那拉氏(同慈禧一族)心情就沒一天舒暢過,用現在的話說,叫羨慕嫉妒恨。嫉妒,是懸掛在心頭上的一把刀。兩年之後,葉赫那拉氏就被這把刀殺死了。阿巴亥立刻被立為大妃,獨占眾妃之首。
子以母貴,皇後一死,皇太極地位下降,而後來多爾袞三兄弟卻被努-爾哈赤愛如心肝寶貝。滿族“八旗軍”,多爾袞三兄弟就執掌了三旗,占了快一半。也就是說後金的軍事精銳力量幾乎一半都在多爾袞三兄弟手中,另外的一半在努-爾哈赤其它十三個兒子手中。
努-爾哈赤這麼多兒子,論軍事、謀略、智慧,多爾袞排第一;
論打戰、衝鋒陷陣、攻城拔寨,多爾袞的親弟弟多鐸排第一;
但要論權術、玩政治、使陰的,皇太極絕對排第一。
1626年(明天啟六年),多爾袞十五歲,阿巴亥三十六歲。
這年正月,努-爾哈赤率領大軍十三萬攻打明朝邊境重鎮寧遠,遭到了袁崇煥從葡萄牙進口的紅衣大炮的狂轟猛炸,後金軍受到重創,努-爾哈赤也被炮彈炸成重傷,八旗軍撤退。
努-爾哈赤因傷勢太重,加上自身毒瘡發作,被抬回清河溫泉治療。
四月,傷勢好轉的努-爾哈赤親征喀爾喀蒙古,大勝。
五月,獨創明軍第一水師的毛文龍進攻遼寧鞍山,努-爾哈赤撤軍回師盛京(即沈陽)。
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深感大限將至,命人去請大福晉阿巴亥乘船由太子河順流而下,到渾河見麵。阿巴亥收到消息後,從今日沈陽市乘船溯河相迎,最後與努-爾哈赤相會於璦雞堡(今沈陽市於洪區埃金鄉所在地),兩人商討了關於代善輔政、多爾袞繼位等秘事。但是商量完畢之後,還沒等立下遺詔,努-爾哈赤就蹬腿了。
一蹬腿,後金汗老大的位置,就空了。
據現在史學家研究分析,有資格坐上老大位置的,隻有皇太極。
其實這是很扯淡的。
曆史,往往都是很扯淡的。
比如說劉備,論智謀不如孔明,論武力不如關羽、張飛,但劉備卻做了老大;
比如說劉邦,論智謀不如韓信,論武力不如樊噲,但劉邦卻做了老大;
比如朱元璋,論智謀不如劉基,論武力不如徐達,但朱元璋卻做了老大;
而皇太極,論智謀不如多爾袞,論武力不如多鐸,但最後皇太極卻當了老大。
要想當老大,學什麼《孫子兵法》,什麼《鬼穀子》,沒用,隻需學好一本《厚黑學》。
皇太極,就厚黑學成績優秀。
十年前,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登基為汗時,隻設了四個貝勒,即滿清的“四大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後來努-爾哈赤又設了“四小貝勒”,即大貝勒阿濟格(多爾袞的哥哥)、二貝勒多爾袞、三貝勒多鐸(多爾袞的弟弟)、四貝勒濟爾哈朗。
在這八個貝勒裏,阿敏、濟爾哈朗是舒爾哈齊的兒子,努-爾哈赤的侄子。汗位,沒他倆什麼事。
代善,1583年生人,在滿清“八大鐵帽子王”中,他家就占了三個,除此之外,另外還有兩個郡王、一個貝子、一個輔國公、地位是最顯赫的。
之所以顯赫,主要是因為他乖巧,善於見風使舵。
本來**哈赤是想立他為繼承人的,可因為“離異案”,他名譽一落千丈,成了被人鄙視的對象。既然人品有問題,那汗位也就沒他什麼事了。
所謂的“離異案”,就是努-爾哈赤的小妾代音察舉報多爾袞的媽媽阿巴亥和代善關係曖昧。這種緋聞,沒有任何依據,當時說不清道不明,如今也沒必要研究來研究去。而且代善也不止一次被人舉報和他老爹的女人關係曖昧,他還曾被舉報和莽古爾泰的媽媽富察·袞代有染。
當時,代善內佐國政、外掌重兵,是汗位的不二人選。
當時,阿巴亥在**是說一不二的女強人,最得寵。
一個小妾,你給她天大的膽子,她也不敢幹這事去舉報代善和阿巴亥。所以她的背後絕對有幕後黑手。
誰是幕後黑手?就看誰是最大利益獲得者。
三貝勒莽古爾泰,排行老五,1587年出生,是個莽夫,也是對皇太極繼位表現得最為不服的一個人。1631年,大淩河戰役開打,莽古爾泰奉命率領自己的正藍旗從南線對外號“祖瘋子”的祖大壽發動攻擊,結果被祖大壽毆得很淒慘(“旗下諸將均傷”)。很不爽的莽古爾泰就請求增兵,皇太極拒絕;莽古爾泰說,那你把我旗下出哨的那些人,還有編入其它旗的那些人調回來,總可以吧?皇太極拒絕,不僅拒絕還大加批評,說你怎麼老不服從命令?(“凡遇差遣,均多違誤”)。莽古爾泰本來心情就很不爽,皇太極又這麼故意一刺激,他火了,說:“我部下之人,凡有差遣者,每倍於人。”打戰,我的正藍旗出力最多,損失最大,你居然說我不服從軍令?皇太極就是想借機惹怒莽古爾泰,他見莽古爾泰怒了,就和莽古爾泰打賭,說“若告者誣,則誅其誣告者;若告者實,則誅其不聽差遣者。”誰誣告,我砍誰,誰不聽差遣,我滅誰。莽古爾泰一聽,說你這是故意刁難我,你處理問題不公平,你這是故意想借機除掉我,想奪我的權利。情緒失控的莽古爾泰說完,就抽出了佩刀要上去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