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校負麵輿情引發網民質疑
學校的輿情事件往往是熱點話題,關係到學校教育製度、管理體製、校園安全、師生關係等方麵,涉及到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群體,往往會引起社會各方的廣泛討論和關注。從輿情類型分布來看,2023年4涉校輿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學生安全、校園管理、校園霸淩類相關輿情熱點。如#福建一學生從宿舍樓墜亡#、#廣州一小學生疑遭校園霸淩後患病# 、#遼寧一職校老師查寢時挑釁學生#、#濟南一中學老師體罰學生#、#湖北一中學教師多次扇學生耳光#等。
2、學術不端類、學術公平類輿情備受矚目,如#國家自然基金委通報8起學術不端案件#、#大學黨委副書記擬錄取為本校博士#。
3、違紀違法類輿情,其中涉及學校教師師德違規等事件被媒體廣泛報道,如#教育部公開7起師德違規典型案例#。
4、教師隊伍建設,如#教師招聘考試#、#教育部、財政部:2023年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5.23萬名#、#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成績將於4月13日19時發布#。
5、學校學生精神文明建設,如#寧夏固原師生徒步54公裏祭英烈#。
二、社會民生類輿情多發
社會民生類網絡輿情是最接地氣的社情民意,是人民群眾最真切的心聲、最真實的生產生活實情。社會民生類網絡輿情涉及群體廣泛,社會關注度高,具有代入感強、破窗效應明顯和易泛化異化的特點,若處置不當,易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從而影響政府公信力。2023年4月社會民生類熱點輿情事件主要涉及交通違法、社會保障、消費維權、醫療衛生、就業、法律法規、出行等方麵展開,這些民生事件迅速觸發網民情緒,引發參與討論,形成熱點話題,反映訴求引發的輿情。
相關熱點:
雲南16歲女孩載21歲女孩無證駕駛摩托車身亡
收銀機“自動”四舍五入反向抹零4分,杭州一門店被罰50元
上海市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首案:兩家藥企被罰超5700萬
重慶姐弟墜亡案二審:張波、葉誠塵當庭翻供,公訴方舉證駁斥
孫卓被拐案開庭,孫海洋:索賠580萬,希望嚴懲人販子
揚州一文具店老板冤枉女孩偷竊
上海車展寶馬mini展區被指區別對待
軟臥暫無法按性別分包廂
女子潑水節被眾男子圍著潑水撕雨衣
三、放假調休備受輿論熱議
公眾對於調休話題的討論熱度居高不下。複雜的調休方案再次成了眾人口中的話題焦點。社交網絡中發起的多項調查顯示,多數網友表示調休影響工作效率,而網上關於調休的吐槽更是不絕於耳。隨著五一假期的臨近,#五一調休補兩天班#、#盲目排斥調休並不理性#、#能不能接受五一放一天不調休#、#建議固定節假日時間不調休# 等話題在各大社交平台中被頻繁熱議。
調休話題背後,反映出公眾對於自身休息權獲得更充分保障的訴求。對於調休模式存有爭議,在於調休模式本身仍存有一定局限性。由於原有工作日與休息日都將隨節假日調休而同步調整,會對人們工作、休息產生相應影響,導致節假日前後工作時長、強度的增加。從網民訴求來看,公眾期盼有關部門對法定節假日設計更為合理,在節假日調休方麵的安排上,相關決策能麵向社會進行廣泛論證,通過民意調查、網絡問卷、社交媒體等多種途徑,了解大多數人對於節假日調休的需求和期望,進而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淄博燒烤火爆出圈
趕在五一小長假之前,“淄博燒烤”火爆出圈,走紅網絡,吸引全國各地的人們前往品嚐美食。圍繞淄博相關熱點“淄博燒烤小餅遭瘋搶 老板暴瘦20斤”“遊客舉報淄博出租司機不打表多收5元,交通運輸局對司機罰款200元”“#淄博185大帥哥已就位”“淄博八大局門外的服務麵麵俱到”在各大平台中被廣泛傳播,頻頻登上熱搜,受到輿論熱議。
“烤爐+小餅+蘸料”概念出現在網絡上,成為淄博燒烤的代名詞。與此同時,“淄博火車站打卡”、自創“淄博燒烤手勢”等新概念新元素也進入人們的視野。給原本單一、平凡的燒烤賦予了更多的符號和時代元素,甚至成為一座城市獨有的IP,帶動地方旅遊熱點。據同程旅行數據顯示,4月9日至10日,淄博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599%。民宿、酒店更是被瘋狂預訂,地方旅遊、餐飲等上市公司也有所觸動。
五、五一酒店民宿漲價毀約潮
“五一民宿現漲價毀約潮”引發網友熱議。假期將至,早就定好的民宿卻突然要求房客退訂。五一前夕,遭遇被民宿“毀約”的旅客不少,民宿旅館坐地起價,理由更是千奇百怪,如裝修、倒閉、老板換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遊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節假日前往旅遊,導致了旅遊市場的供需矛盾。此外,五一假期是國內旅遊旺季,旅遊資源有限,需求大於供給,酒店民宿等旅遊服務機構看到了商機,通過漲價來獲取更高的利潤。同時,一些不良商家為了撈取暴利而惡意漲價,這也是導致漲價毀約潮的原因之一。#提前三個月訂五一酒店遭毀約#、#南京多家酒店五一漲價3至4倍#、#99元睡大廳#、#五一酒店推出睡沙發產品#、#浙江很多酒店民宿被搶空價格大漲#等話題在各大社交平台熱搜榜上居高不下。
有的商家認為,平台罰金趕不上漲價收益,所以願意接受處罰、也要坐地起價。據中國日報報道,近日,江蘇、淄博、長沙、延吉等多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稱,對今年“五一”假期旅遊市場價格實施監管。旅店民宿、餐飲飯店等經營服務單位要進行明碼標價和收費公示,不得隨意漲價、嚴禁收取未標明費用。
六、消防安全引重視
火災等事故易導致人員傷亡,造成財產的嚴重損失,一旦發生重大事故,不僅對於當事人、當事企業具有直接影響,另外還會引起公眾的恐慌和不安。4月消防安全類熱點輿情事件“浙江武義一廠房發生火災”、“北京長峰醫院發生火災”、“四川瀘州一酒廠起火4人死亡”在輿論場中備受關注。
七、食品安全問題
自從近年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後,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關注和重視。一些常見的食品安全問題包括:食品衛生不合格、外賣健康、網紅品牌翻車、非法添加劑、假冒偽劣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傷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也損害了企業的聲譽和形象,對整個社會造成了不良影響。
相關新聞:
女子稱吃黃燜排骨發現滿嘴是蛆
“網紅”竹筒奶茶被曝存在黴變,杭州臨平通報:已立案調查
八、科技創新類
近年來,科技創新成果不斷出現,在信息、通訊、計算、製造、能源等領域不斷創新,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科技進步,推動了新技術迅速成長。而新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到生產、服務、醫療、金融等各個領域中,受到公眾關注。4月,“商湯科技宣布推出語言大模型‘商量SenseChat’:支持多輪次對話、編寫代碼”、“天貓精靈已接入阿裏巴巴個性化大模型技術DEMO”等新聞成為本月科技創新類熱點輿情。
九、女性權益保護
近年來,女性在就業過程中因婚育等因素遭受就業歧視的現象屢屢出現。禁止就業歧視、保障公民平等就業權利一直是公共治理和社會輿論層麵的普遍共識。據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近六成女性在求職中被問婚育情況。企業用人成本、女性身體素質、培育子女需求等多重因素,導致女性在職場易遭受不公平待遇,其中女性婚育成本是導致就業歧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解決此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2023年4月涉及女性權益保護的熱點輿情有#27歲女子因未婚未育應聘被拒#、#女子懷孕被降薪#、#三胎寶媽懷孕6個月遭公司辭退#、#重慶一女子助孕手術後請假遭拒並被開除,起訴公司獲勝訴#等。
這幾年的娛樂圈,鬧出的醜聞不少,頂流塌房,愛豆入獄,這一樁樁一件件都震碎三觀,令人失望至極。
回望2022年,內娛的瓜田不斷:
辣目洋子出演抹黑傳統文化的《我叫劉金鳳》,從而遭到全網抨擊;
張翰製作了一部《東八區的先生們》,因離譜俗套的劇情被貼上油膩男人的標簽;
李易峰嫖娼被抓,多年心血毀於一旦;
鄧倫偷稅漏稅,被追繳處罰1.06億,各種代言和影視資源瞬間成空。
在當下的大環境中,大眾對明星的要求越來越回歸到最本質的東西:專業能力和良好的品性。
那些試圖通過博眼球獲取流量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
也就是說,娛樂圈錢沒那麼好賺了,粉絲的韭菜沒那麼好割了。
因此,圈內明星人人自危,再也不敢因為一點小事就買爆熱搜。
這兩年,能引爆熱搜的事件的確少,但並不代表娛樂圈是死氣沉沉的。
在大眾忽略的地方,娛樂圈依然暗湧不斷。
這不,2023年剛開年,內娛就塌房不斷,未婚頂流懷孕,老藝術家出軌,國民閨女假唱,選秀歌手割韭菜……個個勁爆。
01溫嵐整容變蛇精臉
《時光音樂會》第四期,主題是演唱方文山寫的歌,節目組請來了溫嵐演唱《藍色雨》。這首歌發行於2002年溫嵐的同名專輯,方文山為溫嵐這張專輯寫了四首歌,最出名的是《藍色雨》。那時候的溫嵐留著平劉海,一頭黑長直,看起來清純又溫柔。時隔20年,溫嵐出現在這個舞台,該是一場回憶殺。可是,看到溫嵐的臉,大家都沉默了。她一出場,田震小聲問了一句“是溫嵐嗎?”
愈姑娘腦海裏也冒出一句:“這真的是溫嵐嗎?怎麼和記憶中完全不同。”細看溫嵐的臉,即便有厚重的濾鏡支撐,都隻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她一出場整個臉就僵硬得不行,笑起來兩坨大大的蘋果肌仿佛要把皮給戳破了。更可怕的是,她的雙下巴處明顯能感覺到下垂的皮肉。在中鏡頭下,她兩個碩大的鼻孔,和腫脹的臉,就更明顯了。
看得出,溫嵐想走歐美風,一雙藍色的美瞳,鑲嵌在那張蛇精臉上,毫無美感。鏡頭再拉近一點,她高聳的鼻基底和飽滿的雙唇,不知道打了多少斤玻尿酸。唱到高潮處,感覺她的嘴巴都張不開了。1979年出生的溫嵐,不過才43歲,是在場女嘉賓中年齡最小的。孫悅50歲,臉上看得出時光的痕跡,但整體狀態自然又舒服。田震56歲,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是曆練和從容。梁詠琪46歲,眼神明亮,皮肉緊致。溫嵐那張麵目全非的臉,連帶著她的音樂都變得有些塑料感。獨特的唱腔一如既往,但是臉部做不出真實的表情,剩下的隻有技巧。溫嵐真的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