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獨立女性的標準包括以下幾點:
1. 經濟獨立: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不依附男性,能持續供養自己的基本生活,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來源。
2. 感情獨立:有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會因為一份不值得的愛就要死要活。
3. 精神獨立:有自己的主見,不事事依賴男人,身上能挑重擔,四兩能撥千斤。
4. 不物化男性:能將男性當成同等的人類對待,不利用男性為自己提供優越生活。
5. 心理承受能力:在複雜的人心和殘酷的社會麵前,能承擔壓力,有強人變成超人的決心。
6. 善良和真誠:對待勢利的人,保持善良和真誠,展現真實的情緒。
7. 講道理和明事理:在法製社會中,遇到懂法的人,不講理就是無理取鬧,遇到不懂法的人,可能不講理野蠻會占了上風,但也隻是讓人口服心不服。
如果你是一位堅定的不婚主義者,那麼你認為,不結婚不依附男人就是獨立女性;
如果你是一位家庭主婦,那麼你可能會認為,不被家庭所累進入職場就是獨立女性;
如果你是一位被“獨立女性”坑害的男士,那麼你可能會認為,獨立女性就是“打拳”。
而實際上,獨立女性確實存在,而且在社會中也逐漸形成了一股能量。
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在職場中,獨立女性其實非常多,擁有這幾個特點的女人,就可以稱得上是“獨立女性”。
第一: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裏
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男性更傾向與擁有個人自主權和強烈自我意識的女性建立關係。
而這種女性的最大特點就是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真正價值到底在哪裏。
在生活中,不管是成為家庭主婦還是成為職場強人,她都能夠很清楚的定位自己。
她們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也願意為了實現自己的想法而做出其它的犧牲。
網上關於獨立女性的大多數言論,似乎都是在鼓勵女性進入職場,尤其是婚後女性,好像進入職場,才是她們“獨立”的標誌。
甚至有些人對家庭主婦不屑一顧,覺得是在“丟女人的臉”。
我並不反對婚後女性進入職場,但我反對人們對家庭主婦這個職業存在的偏見。
也許一部分人抱著“為女人好”的想法,覺得家庭主婦沒有存在感,有隨時被拋棄的風險。
可那些真正做到獨立的女性,她們能夠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並且能夠讓另一半認可自己的價值。
這樣的女性,盡管身在家庭,但她們從來沒有否定過自己,更沒有停止了解世界,接受新鮮事物。
她們在家庭中同樣是無可替代的一份子,更重要的是,她們也充分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這是我認為的獨立女性,和所處的環境沒有關係,而是她們對自己價值的認知,有著清晰而明確的方向。
職場女性也好,全職太太也罷,所處的環境並不能夠決定我們是不是獨立女性;
隻有當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價值,找到了自己應該處的位置,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獨立。
第二:有穩定的情緒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擁有穩定的情緒,我常常看到有些女生,明明已經四十歲了,還總是擺出一副小女生的模樣。
這樣做可以,你可以和你的愛人,你的父母或者你的閨蜜顯露出你的童心未泯。
但如果你是想在公共場合博取眼球,獲得關注,那這樣的做法隻會讓人覺得反感。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和劉德華與吳京爭相合影的女網紅。
她們或許在網絡上擁有著一定的知名度,並且身價不菲,她們可能也常常被視為“獨立女性”的模範。
但她們在公眾場合的那種行為,真的是獨立女性應該做的嗎?
他們看到明星,不顧一切的上前合影,甚至做出親密行為,這樣真的是作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應該做的嗎?
穩定的情緒並不僅僅指喜怒哀樂,當然還有欲望。
麵對成名的欲望,麵對流量的欲望,我們是不是能夠冷靜的去麵對,還是帶著狂熱和不擇手段呢?
很多人都喜歡俞飛鴻,尤其是她在和竇文濤的采訪中的一些言論,更是被人們津津樂道。
我也非常喜歡她,不僅僅是因為她的言論,還有她身上透露出來的那種淡然和氣質。
女人是不是獨立,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看她說什麼,而是要看她做什麼。
行為往往是騙不了人的。
第三:有較好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