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全世界共同矚目的北京冬奧會正式拉開帷幕。
極具詩意的倒計時設計、晶瑩剔透的“冰雪五環”、浪漫唯美的雪花火炬台、璀璨奪目的數字光影、獨具創意的環保點火,繪就恢宏壯美的視聽盛宴……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展現中華文化底蘊
“開幕式當日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寓意萬物生長、新的開始。”談及創意來源,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說,二十四節氣凝聚著中國人觀察自然的古老智慧,展現了春夏秋冬時節更替中的如畫江山,飽含了冬去春來、欣欣向榮的詩意氣韻,蘊含著中國人的生命觀、價值觀和宇宙觀。
對於二十四節氣能否為外國觀眾所理解,張藝謀坦言,他也曾有忐忑。“我們反複斟酌,盡量用外國人看得懂的方式闡釋節氣的意義。藝術是共通的,要堅持文化自信,相信外國觀眾能夠感受到我們想法。”
“立春”呈現“天人合一”
冬去春來。倒計時短片結束時,一段以“立春”為主題的表演震撼全場,數百名演員手持發光杆營造光影互動的美感,寓意春天的花朵在純淨的地屏“冰麵”上綻放。
“每一根發光杆在‘冰麵’映射出層層綻放的花朵紋理,象征春的勃勃生機。天空中出現綠色的‘立春’字樣焰火,讓‘春來到、萬物蘇’的振奮和力量直衝雲霄。窗格內柳條搖曳,在裸眼3D的立體效果中,觀眾如同置身綠意盎然的江南園林之中。”開幕式視效總監王誌鷗詳解道,該節末尾,一朵蒲公英緩緩飄揚在場中,場地一側的兒童輕輕一吹,種子隨風飄散,逐漸升空,幻化成璀璨焰火,完成了由裸眼視效到物理空間再到實境表演三者的完美結合,與此同時聯動焰火表演,實現了由“地”到“人”再到“天”的觀念延續。
“一朵雪花”展現“一起向未來”
“有人問我開幕式最大伏筆是什麼,我回答‘是一朵雪花的故事’。”張藝謀舉例說,最開始觀眾得到的禮包、倒計時短片、參賽國家和地區引導牌、演員服裝、部分表演的背景、主火炬,都有“一朵雪花”貫穿始終。張藝謀用了一中一西兩句話形容——李白的詩“燕山雪花大如席”和西方俗語“世界上沒有兩片雪花是相同的”。“這是我們精心設計的一種貫穿,每一朵雪花、每一個國家和地區彙聚在北京,就會成為一朵最璀璨的雪花。”
“屏幕中,AR(增強現實)雪花在地球的映襯下同步下落彙聚,象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雪花遨遊天際,最終飛回地屏中心。在萬眾矚目下,一個含有所有參賽國家和地區名稱、長約15米的雪花形火種裝置緩緩升起,浪漫純潔、熠熠生輝,閃耀‘鳥巢’中央、直擊觀眾內心,象征全世界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王誌鷗闡釋道,“特別是在疫情下舉辦的本屆冬奧會,這朵雪花講述的不僅是‘我’的故事,更是‘我們’共同的未來,凸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意義,昭示全世界必須團結互助,才能戰勝困難。”
點火的顛覆性設計前所未有
“這次開幕式最大的創新是點火方式和火炬台設計,可謂百年奧運史上前所未有:將熊熊燃燒的奧運之火,幻化成雪花般聖潔、靈動的小火苗,這一創意來自低碳環保理念。”張藝謀介紹,奧運火種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象征,隨著環保理念愈發深入人心,他堅信以往熊熊大火的形態總有一天要改變,而北京冬奧會恰好抓住機遇。“這種改變是顛覆性的,有時我甚至問自己是不是離經叛道了。最終,這一方案獲得國際奧委會支持,說明無論火焰大小,隻要點燃大家的心中之火,就是最璀璨的聖火!”此前,曆屆開幕式的點火方式都是在如何“點”上做文章,而此次,最大的變化就是“不點”,把最後一棒火炬直接放在主火炬台上。“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非常意外,觀眾有疑問其實挺好,相信這種點火方式能很好地普及低碳環保理念。”張藝謀說。
我和我的祖國:開幕式最大的行為藝術
國旗入場時,傳遞國旗的人包括中國各行各業的代表、國家功勳人員、56個民族的代表。他們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通過用手手相傳的方式,表達人民和國旗之間的情感,張藝謀說:“普通百姓手手相傳,看似沒有什麼激動人心的表演,但最直抵人心——人民的偉大,我們的國家就是由我們的人民構成的。”
2022年中國與冬奧相遇
為世界體育曆史增添色彩
也見證著中國體育力量的成長
2022年冬奧與春節相遇
春節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交融
帶來不同尋常的獨特文化體驗
2022年北京與冬奧相遇
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預祝2022年北京冬奧會圓滿舉行
讓我們一起向未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