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存在一種民俗,如果一個單身的女孩子早逝,不準回到本村,家人會以最快的速度,將女兒“嫁出去”,這就是所謂的“冥婚”。曾經在眾多粉絲慫恿下,20幾歲喝了農藥自殺的女主播“羅小貓”,就遭到了當地殯儀館員工調包配陰婚。
如果不是因為遭到同行的嫉妒,也許這個秘密會成為灰塵。這件事情,引發了眾人的怒火,利益麵前“人心”幾兩?
這種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1936年考古學家發現了17000多塊甲骨,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呈現在了世人的麵前。甲骨文中反反複複地提到了一個名字“婦好”,這是中國曆史上的一位女將軍,能征善戰美若天仙,甚至還擁有自己的封底。是帝王武丁的第一位皇後,兩個人是一對神仙眷侶。
在甲骨文中有200多塊都記錄了婦好,兩個人一起征戰四方可謂是撒狗糧的天花板級別。奈何因為戰亂婦好落下了不少的病根,僅僅30多歲就撒手人寰,武丁悲痛欲絕。甲骨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貞婦好有娶”,翻譯過來就是武丁詢問祖先,婦好是否再嫁了?
說明武丁給婦好安排了三次冥婚,分別將她許配給了先祖。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這是一種什麼行為,難道冥婚真的存在嗎?很多人不願意自己的親人死後成為孤魂野鬼,為了祖墳上不出現孤墳,於是就將兩個已經故去的人,合葬在一起也算是有個伴。
民間的冥婚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曆史中都有諸多的記載,曹操就曾經為自己最鍾愛的小兒子,也就是曹衝稱象的主人公。13歲的時候一場瘟疫帶走了他,隨後曹操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冥婚,將夫人甄氏家的一個亡女,合葬在了曹衝的墓中。漸漸這樣的一種習俗,流傳至今依然保留在很多地區的風俗中。
經過八字挑選合婚吉時,一些紙糊的東西,會在當天擺放在女方家的門口,或者在墳地裏焚燒,這樣的儀式感,在焚香的過程中進行。很多古文學作品中,都會用冥婚來描述忠貞不渝的愛情。其中著名的橋段梁山伯與祝英台,梁山伯因為相思病去世,隨後祝英台被迫出家祝英台,路過梁山伯墳墓的時候前往憑吊。
突然墳墓裂開,最終祝英台一躍而入,兩個人化成了蝴蝶,劇情走向了高潮。文學中借助生死和傳遞出一種愛情的忠貞不渝,是一種精神層麵的共鳴。然而現實生活中,冥婚的背後有太多的利益。對於男方家長而言,兒子的離開冥婚成為了一個交代,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想法。
更多人覺得,如果不給死去的人尋找另一半,那麼整個家族的人說不定都會受到影響。不少人憑借冥婚攀附權勢,鞏固家族的利益。因為冥婚之後男方和女方就成為了親家,形成伊正互相利用的關係。隨著生活的推移,這種舊俗也演變成為了一條利益鏈,這條利益鏈也隨著“羅小貓”事情的曝光,走到了群眾的麵前。
殯儀館的員工心中非常明白,這位年輕的女孩子生前遭受了一種什麼樣的坎坷,知道她悲壯離開的原因。但是在利益麵前,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金錢,唯一在乎的是羅小貓年輕漂亮,在行業中是一個高價。諷刺的是,生前沒有被善待的“羅小貓”,即便離開了這個世界,依然沒有逃過“冥婚”的劫難。
“羅小貓”隻是社會中的一個縮影,這種形式供不應求。正大渠道沒有,就有很多人開始掘墳盜墓,販賣女人骨頭,以此牟利。羅小貓的骨灰被掉包,並非是舉報者良心發現,而是因為買家“沒有看上”。最終這單生意沒談成,而“同行”因為眼紅,最終一舉揭發,扯下了背後肮髒的利益鏈,“羅小貓”躲過了一劫。
試問主張冥婚的父母,你們真的願意這樣去做嗎?尋求一個心理安慰,彌補已故親人的遺憾,讓一具遭受了人間疾苦的屍體,永遠躺在孩子的身邊?
對於逝者來講生前沒有遇到一個自己深愛的人,死後還要嫁給一個陌生人,這些人真的會安寧嗎?甚至成為一條利益鏈,成為了不法分子的斂財工具,這樣的冥婚隻會點燃眾人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