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走向人群。(1 / 3)

這……

老領導看著眼前這幫年輕人,語重心長:“洪水地震都是天災,不可避免也無需追責,但如果因為我們政府在後續問題處理上出現了差錯,導致了更加嚴重的後果,那就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人禍。天災就是檢驗政府執政能力的一麵鏡子,它考驗著我們的決策和應對能力,如果處理不好這一關,天災往往成為政府垮台的導火索,我們不能讓災難成為我們失職的借口。

我們要深刻反思,在災難麵前,我們是否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救助?是否及時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否盡最大努力恢複災區的秩序和生活?”

這三個是否把在場人問得不敢抬頭,也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是否真的做到。

老領導抬頭望向門外:“這裏麵不覺得悶嗎?我們還是應該多出去看看,多走到人群中去。”說完看向李部長,“你的家人都安排妥當了?”

李部長趕緊應:“我……我。”

這時候說走還是不走,都不是正確回答,他嚇得汗砸在了地板上。

錢部長站出來幫他說話:“老領導,現在對於災區人員的轉移已經有條不紊地展開,不僅是李部長的家人,整個南京市區的人都已經被移至安全區域。”

“嗬。”老領導罕見地笑了,“這些官話你騙騙我可以,千萬不能把你自己也給騙了,你現在走出去看下,轉移了多少群眾?我來的一路看到更多的是被趕走再偷偷返回來的,是不是不明白?因為這裏有他們的根。錢部長,作為幹部負責求實的態度不能忘啊。”

錢部長羞得低頭。他當然記得老領導的教誨和當初的誓言:作為幹部,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求實的態度。不能被誤導的數據和官話所迷惑。我們必須親自下去,了解真實情況,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心聲。

還是脫離群眾太久啦……

老領導指向那塊軟木板:“根據專家們的建議和各方麵的綜合考慮,我已經做出了決定。”老領導的聲音莊重而沉穩,“我們不會進行分洪。”

指揮廳裏一時靜默下來,眾人對這個決定感到意外。李部長忍不住開口問道:“領導,分洪可以減輕下遊壓力,為什麼不選擇這個方案呢?”

“分洪確實可以減輕下遊地區的壓力,但在當前情況下,我們無法保證分洪區的群眾能夠安全疏散,他們的生命將麵臨巨大的威脅。此外,分洪也可能導致災情的不可預測性增加。洪水的威力,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其流向和影響麵範圍。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不能為了一時的利益而犧牲分洪區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我更不能眼看著數百萬南京人民失去家園,人民的生命至高無上,他們的安全是我們執政的使命。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的原則,保護每一個人的生命和財產。”

老領導繼續說道:“從長遠來看,我們還要深入了解災區群眾的實際需求,更應該重視災後重建工作。洪災雖然是天災,但我們必須承擔起防災減災的責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防災能力,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恢複生活秩序。讓人民不再受災受苦。更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分洪對江堤不起作用,但損失巨大。”

李部長有些著急:“可還有半小時就要執行分洪的決定了,電視台也已經報道,我們要怎麼和記者還有全國人民交待?”

“那就我去交待。”

政府不分洪的決定不是對人民生命安全的恐懼,而是對人民生命安全的深感責任。隻有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將他們的安危放在首位,政府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道理都懂,可現在這種情況,分不分洪都有可能會成為千古罪人,誰也不敢接過這個爛攤子。

卻被老領導穩穩地接住了,他看向在場的年輕幹部們:“年輕人,你們是國家的未來,也是災區人民的希望。要學會堅持真理,勇於擔當,這次洪災是一次考驗。我們要共同努力,化解災害帶來的危機,為災區重建和人民的幸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領導站在指揮室的中央,他的臉上沒有一絲猶豫,取而代之的是堅定和決絕。

指揮室裏的氣氛漸漸凝重,眾人明白老領導的決定背後所蘊含的深意也深刻的明白差距。

一時間整個指揮室的人都忙碌起來,下命令的下命令,緊急撤離的撤離。

……

全員記者站在會議室裏,鏡頭和錄音筆準備齊全,每個人都在竭力壓下內心的不安和緊張。此時,他們不僅代表自己在場的媒體,更肩負著向全國各地傳遞信息的重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