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鎮北王退兵(1 / 2)

“報——”八百裏加急軍報。

“報與王爺得知,北方突厥大軍識破空城計,藥格羅也哈領十萬大軍,現已攻入幽州!”

鎮北王站在冀州與司隸接壤的邊緣,凝望京師,不語。

“王爺,不能退啊!”

十幾日晝夜兼行,杜伯濤的眼睛充血,胡子拉碴。可他還強打精神。

“王爺,不能退啊!”眾將士跪倒齊喊!

“王爺!”中軍官含淚道:“失了此次良機,我們再沒出兵的機會啊!”

杜伯濤痛苦的跪在鎮北王馬前:“王爺啊,十萬大軍最少要打一年,到時京中早成定局!”

鎮北王沉默片刻,低沉的聲音回蕩在眾將士耳邊:“回師!”

二個字,重千金。

見眾將跪倒不起,鎮北王傲然道:“孤王身為大周皇族,食邑於萬民,澤深恩重。今突厥入關,因一已之私,何以謝天下!”

杜伯濤大哭:“王爺,八百裏,隻有八百裏啊!”

“不必再說!不起者,以軍法論處!眾將士,回師!”

撥轉馬頭,策馬前行,臨去前,他遠望京師。

駕!

揚起馬鞭,再不回頭。

“大喜啊,大喜!丞相,鎮北王退兵啦!咱們不必愁派誰出兵了。果然陛下洪福,百姓萬福啊!”薑寧一邊往政事堂裏走,一邊手持軍報哈哈大笑。

他可能是朝臣中最高興的,前次北疆要軍糧,他直接給減半。如今在北軍中,他名聲並不好。

“哦?快把軍報拿給看!”高相有些迫不及待的緊走二步,搶過折子,定睛細看。

這,這……

高明譜先是開心,然後皺眉。高明譜不是薑寧,他是一國丞相,此時他由衷的希望,鎮北王能頂住北方沿線。好讓他有時間解決趙-漢聯盟。

“快把戶部尚書郭淮請來!算了,我親自去一趟!”高明譜提起袍子就往外走,走半截見薑寧沒跟中,不由氣著衝裏麵喊:“薑大人,你一兵部尚書不跟我一起走?”

“唉,來了,來了。”隻要鎮北王不進京,薑寧就高興。他笑著出了門。

此時,二人都沒有先找皇上的打算。安樂郡王無愧於安樂稱號,自被群臣立為皇帝,隻為自家親戚吳江要了官,就再不管朝堂上的事。逼得急了,要不耍賴,要不就抱著高明譜大哭……前天下旨選妃,昨天又要封他那還在繈褓中的兒子做太子!今天誰知道他又要做什麼?高明譜有時候都想扶額歎息,先皇唉,你把安樂郡王教育的太好啦!

郭淮得報,丞相和兵部尚書到。他趕忙出迎,笑問:“這是哪陣風,把二位吹到我這兒?”

高相沒說話,隻是把手中軍報遞給郭淮,靜等他的反應。

郭淮看完後,問薑寧這個知兵的:“如今鎮北軍若是要餉,你估計他們會要多少?”

薑寧沉默,而後無奈道:“得把上次的補齊,至少三十萬。另外,得看他們怎麼想的。若是全力與突厥做戰,當然可以滿足。若有貳心,這個……”

高明譜說:“且看陳旭回師後怎麼做了。能遞表稱臣是最好,若不能,咱們也必須支援一批糧草。你這裏……”

“高相,我這戶部隻剩二十萬銀!”郭淮苦笑。

“您也是知道的,自從大旱二年來,為了安定地方,中原地區的很多常平倉都已經開了。從今年二月起,戶部就開始對幾個州府補貼銀兩賑災。另外,咱還有二支人馬分別在青州充州平叛,那邊更不能斷糧。若南邊沒有變動,此時當有一批糧草入京。可趙王和漢王他們……”

高明譜也發愁:“先擠擠吧,實在不行,官員俸祿延後。”延後多少,他沒提。

郭淮不語,半晌,他試探著問:“我聽說,皇上那裏可不缺錢!還有他那小舅子吳江,聽說挺能撈錢的。”

一提吳江,高明譜就頭疼。

最近皇帝陛下的小舅子吳江,見天的往皇宮裏鑽。跟著皇上真是君臣相得,不,是臭味相投!這人還是盡快打發到徐州的好。他眼瞅著皇帝跟吳江學得是越來越不著調。聽說最近皇帝還在宮內開個什麼鬥拳的?別以為他不知道,徐州那邊買的奴隸可是因為這東西死了不少人!

“走,咱們現在就去找皇帝!”

自神武門過太極殿,轉道禦花園,終於在貓狗房堵到皇帝陛下。

人家跟吳江玩的正高興呢。這幾天陳儒一直處於興奮中,自十五年前被皇兄過繼後,就再沒進過幾次宮,往往隻有在大年夜能進宮遠遠瞅一眼他哥。

這幾天,他可著勁地在宮裏玩,狠狠出了口怨氣。這時高相等人來了,人家先給他道喜,鎮北王退兵了。陳儒挺高興,還沒等他再享受享受天命所歸的快感,高相開始張口要錢了。陳儒直接傻眼,尼瑪這當皇帝還得倒貼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