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滄浪緣(上)(1 / 2)

逍遙修得三生緣,碧海潮生滄浪劍。此劍,名滄浪,得自楚地逍遙海。

南域設三郡,分別是襄南,太虎,天遊。數十年前,太虎郡大族李姓有一天驕降世,潛心修道三十載,一夕道成天地驚。其親率三千悍勇,鏖戰七日大破魔教大鳳獄,擒殺獄主蕭承宗。此戰震驚天下,皇室遣使封其為楚王,領南域三郡,世襲罔替,南域三郡遂統稱楚地。

五年前,他十八歲,初入造靈境。那年他舍卻錦衣玉食、玉闕華殿,換上一身藍衣背著一把重劍毅然決然出走雁郡,立誌踏遍天下河山、悟盡凡塵劍道。

那年入秋,他來到了楚地天遊郡。天遊郡南端有奇地名逍遙海,遊至此處天地突現異象,頃刻間日月逆轉、川澤傾覆,逍遙海中大潮陡生,割陽斷嶽。

其時人心洶懼,引楚王親至逍遙海。楚王隨行中有一老道,其遙觀海潮異象,盎然慨歎道:“逍遙潮前,滄浪一觀;神兵齊現,龍虎之緣!”當時眾人皆是不解其意。

大潮足足持續了三個時辰,潮止之際雲撥霧散、日光重現。眾人正要散去,不料逍遙海中驚現巨渦,萬丈金光自雲層之上傾瀉而下,隻見兩柄古劍緩緩浮出海麵,浩然矗立天地之間。兩柄古劍一森白一碧藍,森白者上空隱有白虎之影昂首咆嘯,碧藍者上空亦見青龍之軀探爪盤旋。

直至此刻眾人方才明白老道所言之意,震撼之餘卻無人敢上前取劍。單從這兩柄古劍持天亂海的恐怖威壓來看,其階別已無限接近七品!

一片沉寂之中,兩名少年同時走了出來。

藍衣者正是他;白衣者是楚王長子李雲驍,年方十六,尚是破凡五重境。

眾人見狀,有詫異,有質疑,有嗤笑,有勸阻。立於人群最前方的楚王麵色肅穆,眸中隱有一絲擔憂,卻並未出言阻止。楚王身側的老道卻是莫名捋須一笑,讚歎之意溢於言表。

兩名少年對視一眼,沉默不語,互相皆是無法看透卻又對彼此的目的了然於胸。

潮中靈劍,如此遙遠卻又似近在咫尺。兩人眸中皆是熾熱,身形齊動逆潮而上,轉瞬間被巨浪吞噬不見。

此時楚王身後眾將已是心急如焚,欲赴海潮營救少主卻不見楚王發聲。

老道見狀笑著搖了搖頭,“諸位莫急,天命之人自有異緣,爾等此去反而是送命罷了。”

果不其然,頃刻間逍遙海大勢翻覆,兩道身影豁然破海而出,扶搖直上。

身浴金光滄浪上,劍指青天逍遙往。眾人恍惚間,兩名少年幾乎同時握住劍柄,似心有靈犀,又似天命注定,他選擇了碧藍古劍,李雲驍選擇了森白古劍。

握住劍柄的刹那,白虎之影、青龍之軀皆歸各自古劍,金光散逝,異象漸平。

遙望少年聯袂踏海而歸,眾人不免唏噓。他們修為遠高於這兩位少年,心中也未嚐不渴望那兩柄絕世古劍,然而胸中熾火卻總被莫名膽怯所澆滅,尋道初心卻常於些許苦厄中磨折,也許這便是那老道所說的天命吧……

“父王!”李雲驍雙手捧劍走向楚王,白衣入眼,風輕雲淡。

而他隻是靜立於遠處,他不了解楚王,古劍也隻是這一時緊握在手。

“你有此奇緣,劍當歸你!”楚王滿意地拍了拍兒子肩膀,隨後望向遠處的藍衣少年,放聲大笑道:“小兄弟怎不過來,莫不是怕老夫搶了你的劍?”

他這才放心走了過去,麵朝楚王抱拳道:“恕晚輩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楚王聞言笑著擺了擺手,略一打量後不免感歎眼前少年眉宇似劍、眸蘊繁星,頗有天人之資,自己卻不曾相識,便笑問道:“小友喚何名?”

“前輩稱我‘長風’便可。”這一路上,‘長風’即是他的化名。

“長風兄,道長神機妙算,我欲請道長為這兩把劍賜名,你以為如何?”李雲驍看向他,目光誠摯。

“如此甚好,”他會心一笑,“那便煩請道長賜劍名。”

“哈哈,兩個小娃子倒看得起老朽,”老道放聲大笑,“老朽學知寥寥,更不擅引經據典,且予小友“逍遙”、“滄浪”二名,“逍遙”配白劍,“滄浪”配藍劍,小友不喜莫怪。”

“道長賜名合景契人,豈是學知寥寥。”楚王點頭讚歎道。

兩名少年心中也甚是滿意,當即單膝跪地表示感激。

楚王許是看出他遊行之身,不會在楚地停留太長時間,當即邀請道:“名劍不可無鞘,長風小友若不介意,不妨下榻王府暫住,老夫也可為你二人打造兩副劍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