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開始,清溪縣令和唐教諭聯袂而來。清溪縣令對唐教諭好像很尊敬。主動落後半個身位。兩人說話,唐教諭也客氣應著。
“縣令管理一縣之事。教諭是學官。管理一個縣的教化。但是縣令卻對其客客氣氣。看來這身份不簡單。”江雨在台下看著兩人,心裏默默的分析道。
“晴兒!這個唐教諭是做什麼的?”
“江雨,你真的是秀才嗎?這個都不知道。教諭是主管學政和一縣教化的。但是這個唐教諭真的很厲害。自從他到清溪以來,清溪每年考上進士的數量是所有縣製中最多的。而且還出過狀元!甚至比一些州府還多。可以說怎麼青州有一半多的進士都出自咱們清溪縣!”
“這麼厲害,那他是不是去年升官了啊。是不是要調到州府了!”
沈晴吃驚道:“你怎麼知道的?”
“猜的,是不是我也很厲害!哈哈”。江雨見一些學子稱他為教諭。證明他們應該是知道對方的。一般情況下,縣令是教諭的上級。不會表現得那麼尊敬。而今天的縣令對教諭的態度恰恰相反。
“哼哼!算你厲害。但是有一點你猜錯了。他不是去府城。而是直接被調去了國子監。”
“這升遷速度太快了吧!你是怎麼知道啊?”
“我阿爹告訴我的啊!你看的書就是我阿爹從他那裏求來的。你竟然都不知道人家。鄙視你!”
江雨一臉黑線!鄙視我幹嘛。你爹沒和我說啊、、、、、
台上,縣令開始講話。
“歡迎大家來參加本縣的元宵詩會,現在由唐祭酒給我們講講今年的詩會規則。”
“祭酒請!”。清溪縣令做了一個請的動作,並讓出位置。
唐教諭也不矯情,上前說道:“規則還是和往年一樣,參加的學子。寫好後,上台朗讀。然後由在座的學官選出第一二三名,並獲得相應的彩頭,時間限製為半個時辰,開始吧!分發筆墨紙硯。”
差官把筆墨紙硯發到每一桌。
有的顯然提前準備,拿到筆墨就開始寫。有的開始閉目思考。有的四處張望。江雨莫名的緊張。這一幕對於考了一輩子試的他來說,太熟悉了。可是轉眼一想,不就是元夕詩詞嘛。我會背啦。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幕。別人都在認真寫的時候,這個家夥已經點上了桌上的糕點。開始享受美食。
杜竇幾人看了江雨一眼。向他頭鄙夷的目光。鄉下之人,沒見過世麵。這中宴會竟然隻顧這吃。贏了他也不值得高興。但是能讓這個討厭的家夥跪在自己麵前,想想就開心。
沈晴用手扶麵,這家夥的行為總是那麼討厭。你先寫行嗎?真想吃,回去我給你端兩盆!
江雨當然不知道這些人的“奇怪”想法。吃完最後一塊糕點,他開始動筆。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寫完收工。江雨對辛棄疾的這一首元宵詞,是非常自信的。在前世也是被尊重元夕詞的巔峰。
“時間到!寫好的可以上台朗讀。誰先第一個來!”
有些躍躍欲試,有些猶猶豫豫,不敢上去。害怕寫得不好被取笑。大家都等著,誰第一個上去。這時一個胖子站起來,搖搖晃晃的走上台去。
竟然是李富貴,這個二愣子。膽子還是滿大的。不知道能寫出什麼來。江雨看到他就想笑。
行過禮,李富貴開始朗讀。江雨也期待,好奇古時普通學子寫詩到底是什麼水平。
“嗯”
元夕
今年月第一圓,
卻比去年圓月長。
年年長,年年月圓,
都沒俺娘的湯圓甜!
“俺的個娘勒,這也叫詩,你是來搞笑的嗎!哈哈哈!”
“哈哈哈!李胖子!再圓的湯圓都沒有你圓。哇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