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洛城貢院,負責閱卷的老學究碰頭,準備閱卷。閱卷前這些老學究都要溝通溝通,方便閱卷。
“哎!董大人,今年的會試題看似簡單,實則難度很高啊。我們閱卷不好判啊!”一個長胡子閱卷官道。
“是啊!劉大人,這些題目就算是你我,也不一定能答得很好啊!”,看著最後兩個大題,劉大人搖搖頭道。
“唐大人,你怎麼看?給下官等指點迷津吧!”。
唐大人道:“難也要認真閱判啊,我們隻要記住,科舉選士,是要為陛下,為我大齊選出真正的有識之士。所有考生的答題必須有可取之處,實用之處。開始吧!”
隨著唐大人發話,一群人開始忙碌起來。
“不予通過,所寫的答案,沒有一句實處,都是海大空。要選出六十個合格者,不容易啊。我都閱了一百多份了還是這樣。” 一個閱卷官抱怨道。
“李大人,你還好!我看奉承的文章都要看吐了,說那些漂亮話跟題目有甚關係啊!就知道投機取巧!”。
“是啊,有些考生的詩詞,辭藻華麗。實則意境空乏。除了對仗工整點,真的無一點可取之處。頭暈哦!”
閱卷工作已經過了兩天,今天已是第三天,取士六十。但是看到交上來的試卷還隻有三十多份。唐大人心裏焦急啊。如果達不成這個數量,估計這個祭酒怕是不好做了。看著昏昏沉沉的同僚,累啊。
“那就休息一個半個時辰吧,急也急不來!”。倒不是擔心其他人累著,而是這種狀態下,很難保證閱卷官能公正的其對待每一份考卷。最後選出來考卷質量很難保證。
又過了許久,一個閱卷官捧著一份試卷,哈哈大笑。終於有一份好的答卷了,無論這兩詩還是詞,都寫得格外優美,意境深遠。尤其是策論部分,每一道都規整有序。提出措施也很好。真是太好了!
“唐大人!這裏有一份非常不錯的考卷,您看看!”
唐大人接過試卷,眼睛一亮!
誇讚道!“好詩啊!好詞啊,這樣的詩詞可流傳後世了!不知道他的策論題答得怎樣!”。於是他接著往下看。越看越滿意。點頭念叨:“以少勝多,少者非弱,多者非強,是故以少勝多絕非是以弱勝強!兵者存亡之事也,不可心存僥幸!嘖嘖!原來這才是正解啊。這後麵的論點,簡直是一部兵書啊!”
要是江雨知道他這樣感歎,心裏肯定鄙夷:“本來就算一部兵書啊!我就是抄《孫子兵法》的!嗬嗬!”
“重農抑商!噫,他不是孰重孰輕,論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最有趣的是他的這個比喻。農是根,商是葉。不可分割。下麵還有具體建議。不錯哦,大才啊。能選出這等人才,我也算不辱使命了。”
唐大人越看越喜歡,“來來!都看看。這是怎樣的一份考卷”。
參與閱卷的老學究,互相傳看。每個人都十分驚訝。
“我保證,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看過最優秀的考卷了。見解獨到,可成一家啊!哈哈哈!”一個老學究興奮道。
經過這一插曲,閱卷的效率也提高起來。第三日傍晚就選出了六十份考卷,定為進士。而這六十份中又選出十份進入殿試。最好的那份被唐大人放在了最上麵。再看看考卷,不知道為什麼他又想起了那個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