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曹營眾人感歎完,就見這數千騎兵已經列陣完畢,騎兵在馬上一言不發,身下白馬也不動彈,數千兵馬之中,隻聽見些許的馬蹄踏地之聲。
曹操暗歎道:“果然是一隻強軍!”
為首將領駕馬上前,高聲叫道:“幽州公孫瓚,領三千白馬義從來應曹將軍之盟,北麵五十裏,還有一萬七千幽州鐵騎。還望曹將軍顧念我幽州將士拳拳報國之心,不嫌棄我等兵少。”
曹操連忙上前,對公孫瓚拱手行禮,說道:“公孫將軍在幽州抗擊胡虜,揚我國威,天下誰人不知。幽州萬裏之遙,將軍兼程而來,隻為國家大義。操心中隻有佩服,哪敢有絲毫他念。”
公孫瓚聽曹操隻說報國,不提兵馬,麵露喜色,下馬與曹操行禮敘舊。
曹操拉著公孫瓚邊走邊說:“公孫將軍不必擔心,我軍自有人會安排貴軍入營修整。你我且先去大營中小酌一杯,曹某一生最大的誌向就是征伐胡虜,封狼居胥,也最佩服公孫將軍這樣抵禦外敵的英雄。今日難得一見,公孫將軍可得跟我好好講一下幽州抗胡的事跡。”
見到曹操如此熱情,公孫瓚自然也不客氣,任由曹操安排。
洛陽西門。
李肅率領一萬援軍,緩緩出現在董卓的視線之中。而董卓則領著洛陽的全體文武官員,以及三千兵士,在城門口等候。在他們身後,是數百豪族世家,最外層,更有無數洛陽百姓一同在觀望、在等待。
這麼大的場麵,自然不是為了李肅,而是跟隨李肅一起前來的大漢皇帝劉辨。
李儒在安排支援洛陽的時候,竟然私自命人強行把包括當今天子劉辨、陳留王劉協在內的所有皇族都帶到洛陽。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董卓自然是十分氣憤的,不隻是因為李儒私自行事,沒有跟他商量,內心深處,董卓不想把事情演變到演義裏麵的一樣,也不想把自己變成演義裏麵的董魔王。
可是,李儒認為,皇帝在側,可以直接利用皇帝的身份下旨辦很多事情,甚至可以直接昭告天下,所謂關東聯軍,是站在大義對麵的。
無論董卓多不情願,但也不得不承認,李儒的話有道理。因此,也就默認了這個事實。
董卓正思索間,卻見無數官員百姓一同雙膝跪地,山呼萬歲。
“參見萬歲!”
原來皇帝的龍輦已經在涼州將士的保護之下走到城門前,董卓連忙上前,躬身行禮道:“鎮西將軍董卓,協同洛陽軍民,參見萬歲。”
劉辨不知是旅途勞累,還是見到這麼多人害怕,坐在龍輦裏顫巍巍的不敢說話。
坐在劉辨一旁的劉協站起身來,走出龍攆,伸出雙手虛扶董卓,說道:“董將軍不必多禮。皇兄身體疲憊,咱們還是快快回洛陽皇宮,早些休息吧。”
“諾!”
董卓吩咐兵馬分開人群,保護著龍輦緩緩向洛陽城內走去。
這時,董卓卻發現,劉協這小家夥竟然站在龍攆車頭,抬頭挺胸,一邊欣賞著東都洛陽的美景,一邊掃視著伏在四周的無數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