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大唐建國不足9年,國內亂象叢生,周邊蠻夷蠢蠢欲動。
皇上李淵向邊軍發出詔命:“爾等為國守邊,定要恪守職責,斬敵者賞,縱敵者誅。”
這年春天,北庭都護府同城守捉天寒地凍,寒風刺骨。
呼嘯的寒風中,西望北關柵營門口,一個哨兵迎風佇立,形象巍峨。
哨兵手執三尖兩刃透骨槍、腰懸精鋼闊口雁翎刀,腰間纏裹的搭膊上左邊吊一幅弩機,右邊掛一壺羽箭,肩膀上挎張柞木製作的牛角弓。
哨兵姓韓名臻字俑烈,是同城守捉西望北關柵的一個小兵。
195公分往上的韓俑烈,身高遠遠超過府兵遴選標準,而且在西望北關柵100多個邊軍中,他絕對是鶴立雞群。
鶴立雞群的韓俑烈身上的鎖子甲、臂甲、腿甲、頭盔、護胸鏡應有盡有,給他偉岸灑脫的形象憑添了幾分豪壯英武之氣。
然而就在昨天,火長司理理還喊韓俑烈“木頭墩子憨二傻”。
可是今天,此韓俑烈已非彼韓俑烈,他是後世華工大附屬醫院的外科醫生與守捉小兵的結合體。
確切地講,是後世外科醫生魂穿唐朝,依附邊兵的軀體中,淬煉出一個炫新的韓俑烈。
守捉小兵因為家境貧寒不在朝廷的府兵征招範圍之內,可他能李代桃僵啊!
李代桃僵的事曆朝曆代都有,擱民國就叫頂壯丁,不過民國時期的頂壯丁帶有強迫性,唐朝初年的府兵卻是自願的。
之所以自願,不是唐朝人覺悟有多高,是因為府兵可以晉升出身,一旦立功,就成武將,出將入相那是順理成章的事。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官宦、富家子弟家境殷實,才有競選府兵的資格。
小兵本名穀二娃,幾代貧農下中農,沒錢“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的經濟實力,隻能望兵興歎。
但穀二娃運氣賊好,縣上一個官宦男丁姓韓名臻字俑烈者選上後不去了,穀二娃偷梁換柱頂了韓俑烈的缺,官府也不追究。
穀二娃成為韓臻字俑烈後,個頭依舊威猛,隻是性格有點木訥,便有“憨二傻”這個綽號。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西望北關柵100多個邊兵沒有一個不欺負韓俑烈的,可他不與人計較,撫摸著被打痛的腦殼嬉笑著離去。
阿Q捉虱子比不過王胡,還敢伸拳去打,韓俑烈連老Q也不及。
“憨二傻”被人打了不還手,又有了新綽號“木頭墩子”。
西望北關柵邊的兵成分複雜,京畿、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道的人都有,還有流放邊關的犯人。
有些家夥一看就是劊子手,瞅人的目光總是充滿凶光。
毋容置否,木頭墩子憨二傻是西望北關柵上最好、最誠實、最守職責的哨兵。
不管刮風下雪,天寒地凍,崗哨上都能看見韓俑烈偉岸的身影。
隆冬季節,北風刺骨,十幾天見不上一個過往客商,但哨位不能虛設,得有人站崗放哨,這個人無疑就是韓俑烈。
韓俑烈的職責是站崗、放哨,檢查過往客商。除此之外,還有多種附帶職責。
第一個附帶職責是豬倌——每天要把廚房的潲水挑到豬圈裏麵飼喂二師兄。
第二個附帶職責是馬夫——夜裏睡馬廄,飼喂柵內100多匹戰馬。
第三個附帶職責是牛倌——馬廄作了寢室,但無論刮風下雨,半夜三更,隻要十火火長周順誌喊一聲“二傻子去牛圈把料添上”,韓俑烈就得雷厲風行地趕到牛圈。
第四個附帶職責是馭手——柵首王金榮的老婆翠兒住肅州城,每隔10天半月,韓俑烈要套上三頭騾子拉的木輪大車,將翠兒接到西望北關柵跟相公團聚。
第五個附帶職責是挑夫——從兩裏外的駱駝泉給100多人用餐的夥房挑水,兩隻大梢桶一次裝150來斤,韓俑烈挑在肩膀上快走如飛,把幾隻大水缸挑滿了才算完事。
同城守捉的邊兵亦兵亦農,既要在守捉、城、鎮、戍、柵裏麵站崗放哨執行公務,還得輪換著回到十二坊墾田彍土開荒種地,每半年輪換一次。
韓俑烈很辛苦,可誰讓他老實憨厚有力氣?
一峰能馱載的駱駝大家都喜歡使用,這是常理。
火是唐朝邊軍最底層單位,10人組成,設一火長,火長就是後世的班長。
火上麵是柵、戌、城、鎮、守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