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約定(1 / 2)

武陵山,在這盛夏時節漫山碧翠,古木參天,微風拂過,有綠波翻湧。在山頂之處,有一寺廟,四周為遮天蔽日的枝葉所覆蓋,而寺廟正門前有一牌匾,書有“修心寺”三個金字,此時,在寺院住持禪房內卻是有縷縷青煙飄出窗扉。

禪房頗為寬敞,四角乃是紅漆大柱子,青磚鋪地,門戶乃桐木所做,兩旁各開一個窗口,同樣使用紅漆漆上,看去十分莊重。一側牆壁上乃是懸掛著一副觀音大士手托淨水玉露瓶圖,下方擺著一副香案,上有四盤供果,分別為梨子、蘋果、橘子、香橙;供果之前立著一個銅爐,上麵插著三支細檀香,正飄起縷縷輕煙,飄散在空氣之中。

“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一身著月白僧衣的老僧盤膝而坐,麵容沉靜,目光卻是望向對麵的無邪。

無邪亦然盤坐,上身挺得筆直,仿佛無論什麼也壓彎不了他的腰背。眼前的空心住持此時似與身後的景相融,有一種說不出的意境。“大師,如你所言,入空門,擺脫因果循環,心又置於何處?”無邪不解道。

“淨心守誌,可會至道。世間萬象,一切皆為虛幻,唯道至真。”空心大師微微一笑,隨手向窗戶方向探去,在無邪驚異的眼神下,那枯瘦的手掌上一片綠葉憑空顯現,葉子呈嫩綠,有著春的濃濃生機,葉麵上幾滴晶瑩露珠流淌。“大師,這是?”無邪早已恢複平靜,若非眼前之人神秘難測,他今日也不會來此,隻是一時猜不出麵前這位老人的用意。空心大師不語,隻是將手掌稍稍一抬,掌中之葉顏色更深,與窗外夏景無甚兩樣,片刻,又由墨綠漸變為秋葉之枯黃,水分漸失,最終整片葉子褶皺,莖脈畢現,再無生機。爾後,空心大師收起掌中事物,問道:“懂了嗎?”無邪沉默,眉頭卻是微微皺起,說道:“生之意境。”空心大師點了點頭,麵露讚許之色,又道:“再看。”手掌再次展開,綠葉再現,又恢複了生機。

“輪回嗎?”

“你悟性絕佳,最適合我佛學一脈,但如今你已是那人的弟子,我也不好再挖他牆角,隻是我授你那“修心訣”萬不可荒廢,此決傳自上古,有靜神養身之效,你師門功法多數蘊殺伐之氣,多運此訣,為你凝神淨心,切記切記。”空心大師說道,語氣多了絲凝重。

“弟子謹記。”無邪起身,向空心大師深鞠一躬,轉身欲走,背後卻傳來一句:“無邪,你來此地時心有所惑,但自始至終沒有問出,你既不說,也隨你,我隻送你一句,‘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幹。眼內有沉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無邪腳步一頓,低聲喃喃道:“眼內有沉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放下,嗬,談何容易。”搖了搖頭,自歎一聲,離開了禪房。

許久,空心大師起身,從香案上去取出三支檀香在一隻細燭上點燃,然後插在了銅質香爐內,仰頭看向室壁上懸掛的觀音畫像,合十道:“人間正道多滄桑,老友啊,我不如你啊。”

中國,杭州的一處水畔別墅,此時一身著灰衣長衫的瘦瞿老者在私人花園中踱步,盛夏時節,正是萬花生命最美之際,且此處名花遍布,五顏六色,且其中珍奇異種居多,散發著迷人的芬芳,令人迷醉。而其中最多的一類花,其色天藍,其香絕而恰到好處,若有人輕嗅,難得其真味,但若不刻意尋求,則可得之。而園中這位老者正是霍思,許是年老了,愛長衫著身,古風隱現,身處幽靜的環境中,沒有一點突兀的感覺,似一幅畫卷,暗合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