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3)

第二十八回、謀上有謀真取漢樂

計中求計假避橋頭

景元四年五月,朝廷下詔,征發四方之兵十八萬,討伐西蜀小寇,主將是鍾會鍾士季,以司隸校尉加鎮西將軍銜,使持節。

聽到“使持節”這三個字我嚇一大跳,使持節就是可以自主處罰軍中將吏,有先斬後奏之權。這頂大帽子扣在鍾會頭上,那個嫉賢妒能的小人還不由著自己性子大肆打擊報複麼?雖說以我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別說使持節,他鍾會就算假黃鉞也不能砍我的腦袋,但萬一被他找個借口拘押起來,那可是不死也要脫層皮呀。

還好司馬公沒有直接把我分配在他鍾會的配下,十八萬大軍事實上分為三路:鍾會自將十二萬關東之軍,由子午、儻駱、褒斜三道並發,進取蜀賊故意防備薄弱的漢中;鄧征西將天水、金城、隴西等涼南雍西之兵三萬直趨遝中,以絆薑維;我作為雍州刺史,將扶風、馮翊等雍東之兵三萬進抵橋頭,以為左右翼之聯絡。

得知這一兵力配屬,我放下一半心。首先,我自專一路,他鍾會雖號三軍主帥,事實上管不到我;其次,自去年薑維在侯和吃了敗仗以後,就傻乎乎地回去遝中屯田,鄧結巴要對付他的本部兵馬,而鍾會要奪占整個漢中,三路裏就我的任務最輕閑,料來也出不了什麼大岔子。

於是我一方麵整兵經武,爭取盡快湊出三萬精銳來,一方麵寫信給劉宙和劉睿。給“大貓”劉宙的信很簡單,要他找準時機,陣前倒戈;給“老鼠”劉睿的信同樣簡單,他將跟隨鄧艾一起行動,我要他把鄧艾的一切動向都及時報告給我。可惜在鍾會軍中沒有眼線,要知道,此番並不僅僅是一場軍事較量,也是一場不流血的隱秘的政爭,既要讓軍事行動順利展開,不墮了司馬公的威風,又要想辦法給鍾會下絆子,不使他獨得大功,這可真不是件輕鬆的活計呢。

既然我將在軍事上輕鬆愜意,那就在政治上多花點心思吧。

然而我正在煩心,未必能及時得到鍾會的情報,突然就收到了許璞從洛陽送來的急信,信裏就提了一句至關緊要的話:“鍾會軍要,都在武庫胸中,君侯其毋憂也。”

哦哦,許子璫的是妙人,他竟然把杜武庫也扯上咱們的船了麼?這個杜武庫我早聞其名,惜未一見,他是前尚書仆射杜畿之孫、幽州刺史杜恕之子,名預字元凱,因為號稱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兵器械杖無所不曉,所以人送美名為“武庫”。我知道杜預被鍾會點了名做行軍長史,如果他願意向我透露鍾會的情報,那真是太好不過了!

當秋八月,誓師出征,我率領三萬大軍南下祁山,經武街指向橋頭。除了素有交情的廣魏太守毛亮從征外,我軍中還有兩位名將之後,一是新平太守龐會,龐德之子,二是安定太守田續,田疇的族孫。這兩將都身高八尺,麵生橫肉,好象門神一般,有他們護衛左右,我心裏踏實得不得了。

薑維這傻鳥分明就是故意張開漢中大門,想讓我們撞進去,所以他也不回漢中,自往西麵的遝中去屯田。從來把別人都當傻瓜的家夥,自己一定先就傻到家了,我們就能由著你主力千裏迢迢趕回漢中來關門打狗,不會半路攔截嗎?此番進兵,司馬公的方略就是讓鄧結巴進攻遝中,攔住薑維,就算他攔不住也不要緊,橋頭這裏還有我呢。

所謂橋頭,並沒有一座橋,此地在蜀境陰平郡內,兩道河流交彙處是一險穀,名為橋頭穀。說起來,這兩條河也有趣,北麵一條源自羌中,迤邐折向東南,名為白水,又叫羌水,南麵一條就源於陰平本郡內,當地人也叫它白水,這兩條白水在橋頭穀彙合,南下注入西漢水,直通漢壽。

橋頭穀以下,雖然江水洶湧,尚能勉強行舟,橋頭穀以上則群峰並峙,水流如泄,是操不了舟楫的。從遝中東歸西漢水,下劍閣,往漢壽,橋頭穀是必經的要隘。這裏依山傍水,地勢險峻,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隻要我當道下寨,別說他薑維四、五萬人,就算十萬大軍,輕易也過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