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為什麼理財產品不保本?
2018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證監會”)、國家外彙管理局正式印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
根據相關規定,3年過渡期後,《資管新規》於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曾經,為了確保理財產品順利發行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剛兌的操作手段屢試不爽。
但是,剛兌的弊端在於無法真實反映理財產品的風險,並將所有的投資風險轉嫁給了金融機構。
以往銀行理財在實際投資中也可能會“虧錢”,但由於銀行通過自掏腰包或者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兌付了投資收益,所以看起來銀行理財穩賺不賠。
剛兌看似美好,但墊付這事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一旦銀行扛不住越來越大的風險,就可能引發資金鏈問題和係統性金融風險!
極端情況下,一旦爆發係統性金融風險,投資者也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為了避免這樣嚴重的後果出現,國家頒布了《資管新規》,要求“打破剛兌”!
可是不能保本保息,那咱們的理財產品還安全嗎?
其實,銀行理財產品仍然值得投資者關注。具體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往往取決於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因此你需要仔
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弄懂你投資的錢會被投向哪些資產。
Dr.彙劃重點
1 從2022年1月1日起,銀行理財已不再保本保收益。
2 在購買理財產品前,投資者應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搞懂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和投資範圍,根據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風險提示:以上為彙華理財有限公司就理財業務開展的通識教育,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或市場觀點,理財非存款,產品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