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歸來的南洋華僑中,有不少是周勇需要的從事機械方麵的人才,周勇在安置好他們之後,把籌備以久的學堂開展了起來,教材主要是周勇根據記憶中的知識改變而來,從數學,物理,化學等.
或許前世的教育體係死記硬背在這裏體現了它的好處,周勇基本上能回憶起前世的小學至高中的一些內容.在這次洪災後,流亡到大眾公司的兒童已經有一萬多名,這些年齡從幾歲到十幾歲不等的兒童隻有極小部分上過私塾,而大部分都是目不識丁,難怪後世有人說清朝的識字人數隻是總體人數的百分之零點幾,而此時的日本,已經實行了全民義務教育幾十年,在時間的賽跑中,周勇已經趕不上,他現在隻能從大眾公司做起,盡量教導高起點的知識及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
“凡是大眾公司員工之子女達到入學年齡必須無條件進入大眾公司內部學堂,進行大眾教育;凡是準備在大眾公司生活的兒童,達到入學年齡必須無條件進入大眾公司內部學堂,進行大眾教育;凡是大清的兒童都可以來大眾公司進行有償大眾教育.”隨著這個文件的發布,大眾公司采取了強製措施來實行國民義務教育.
寬敞明亮的教學樓完全是仿造前世,附帶有操場及一些相關的體育設備.在學校的教學安排中,周勇將在部隊的規則應用到了學生守則裏,學生不分年齡,完全按照他們所讀私塾的時間及識字的數量來區分班級.在現階段,學校的老師基本上都是來自南洋,這些老師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對於現階段的教育還是完全可以滿足.
周勇思索著去哪裏找個教育方麵的專家來主持公司內部的教育工作,但苦苦思索下實在想不起哪個著名的教育家生活在這個年代,無奈之下,他隻好將這個消息散布在了公司新辦的報紙大眾報上,另外在其他報紙上也刊登了廣告,希望能吸引某些人才的注意.
大眾公司現階段采取的是完全免費入讀,畢竟這個讀書的資費周勇還是可以承受得起的.同時周勇也打算將這個教學資費拿到即將舉行的商會洽談會上作為一個議題拿來討論,讓這些商人讚助學校的發展.隨著義務教育在大眾公司的推廣,周勇開始思考著興辦一些生產教學用品的公司,如鉛筆,鋼筆,塑料尺,橡皮等教學用具,可以讓學生來這些廠做義務工來進行鍛煉,另外可以吸引商人進行投資.
鉛筆最主要是中間的芯的製作,鉛筆芯是由石墨製作成,石墨鉛芯原料和輔助材料原料有石墨和粘土。石墨為著色劑,利用其滑膩性和可塑性,製成鉛芯能劃出黑色痕跡,牢固粘附在紙麵上,並能用橡皮擦掉。應選用含碳量高、顆粒細的石墨。粘土為粘結劑,利用其可塑性和粘結性,將石墨顆粒粘結起來。要求可塑性好,含鐵量低,燒結範圍寬的粘土。
輔助材料包括成型材料和改變鉛芯性能材料。成型材料用於提高可塑性和粘結力,改善鉛芯成型性能。常用的有飴糖、黃耆樹膠等。改變鉛芯性能材料用於鉛芯燒結後油浸處理,借以改善鉛芯物理性能(如磨耗、濃度、芯尖受力、滑度、硬度等)。常用的有石蠟、牛羊油、凡士林等,通常兩種或兩種以上搭配使用.
而鋼筆的製作更簡單,周勇的包裏就隨身攜帶著一支鋼筆,他找來一些南洋的技師跟他們研究鋼筆的製作,現在常用的鋼筆是稱為毛細管筆,這種筆直到20世紀中期才被發明出來,此時大部分的鋼筆都是需要寫幾下就要用手壓下活塞,,墨水才能流到筆尖.采用的最早的能夠自己吸墨水的筆出現於20世紀初期,采取了一個活塞來吸墨水。當筆中采用了皮膽後,就要用一個鐵片插入一個縫中去擠壓皮膽來吸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