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午11點03分,華帝武家。
華冬乘坐摩托車已經回到家中,還是老樣子。
在支付5元錢給那個摩托車司機後,華冬就拎著麻袋和黑色手提包準備進屋了。
門是鎖著的。
華冬隻好把麻袋和手提包給扔一邊,熟練的去窗戶旁的一堆雜草裏找鑰匙。
門是用老式鐵鎖鎖著的,這種鎖防君子不防小人。就像很多規則一樣,遵守規則的人才會遵守,不遵守的還是不會遵守。
正所謂,朽木終究是朽木,頑石到底是頑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也。這大概就是人性吧。
華冬一陣摸索,居然沒有找到鑰匙,這可怎麼辦呢?
隻好打電話問唄。
於是摸出僅剩3%電量的手機給老媽寧綢漾打電話。
“喂,老媽啊,家裏的鑰匙在哪兒呢?”
“鑰匙在另一個窗戶下麵,沒在以前那裏了。”寧綢漾回答道,同時又親和的問:
“中午想吃什麼?一會兒收攤了就給你買,回家給你做好吃的。”
“嗯,隨便吃點什麼都行,要我先把飯煮上嗎?”華冬應道,隨後在另一個窗戶下摸出一把略帶鏽跡的小鐵片鑰匙打開了門上的老式掛鎖。
“行,那我買條魚回來做香辣魚吧。中午煮我們兩個人的飯就行,煮稀飯,你爸在外邊有飯吃。”寧綢漾安排道。
華冬本想再說兩句,問一問老媽寧綢漾什麼時候回來。可是,手機已經沒電自動關機了。
華冬打開黑色手提包拿出充電器隨便找了個近處的插座就開始給手機充電。
“唉,回來就是好啊!”華冬欣喜的喊道,雖然沒人搭理,但有時候喊一喊也是很舒坦的。
隨後華冬就開始找電飯煲煮稀飯。
鄉村的煮飯方式以前很麻煩,得靠燒柴火煮飯,做一頓飯帶炒菜得一個多小時,一天三頓飯就夠得忙活了。
現在嘛,就好很多了,電器設備能解決很多麻煩,既能提高生活質量,又還降低了勞動強度。這就是科技的好處。
現在信息化的時代更是越來越智能,華冬所學的專業也是涉及到智能科技研發的,他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發明家,造出更多有助於人們生活的設備。
但終究這樣的想法隻存在於他個人的幻想之中,現實的殘酷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骨感的多,很多的事情不是自己想就能夠完成的,更多的時候反而是各種各樣的麻煩不斷。
“核汙染什麼的都見鬼去吧,愛咋咋滴,我又不是什麼蓋世英雄,必須要拯救世界。”華冬一臉不屑的說著,但還是放不下剛剛那幾個消息。
在他的認知裏,這樣荒誕的事情根本就是惡作劇。
談到這件事情,還得從華冬畢業那一年說起。
那年臨近畢業的時候,華冬的畢業課題就是核汙染環境下的一種空氣淨化裝置。這個課題也得到了導師們的一致讚賞,建議華冬去申請專利。
可是後來就不了了之,華冬也被踢出來研發團隊,隻讓其順利畢業罷了。至於其他與這款適用於核汙染空氣淨化裝置的研發回報,華冬是一分也沒有看到。
原因就在於華冬大學時候談了一段短暫的感情,後來惹上了一些人,也就遭到了各種報複。
華冬本來就是那種思維冷靜的人,後來也就報警處理了,可是明的來不了,就總會有人給使陰招。
買通了華冬一起研發的團隊其他人,然後就逐步將華冬的研發成果合理的給套取了。
最後的結果是,那段感情以華冬的落魄條件不能滿足女孩兒的需求而散場。
華冬也沉淪很長一段時間,才走出被戲弄的陰霾中。走到街頭看著那些打情罵俏的小情侶,他更習慣分析他們的家境和感情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