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姚說,這兩個月,她老鄉沒來找她聊天,不知什麼原因。
她這麼一說,老李回想起來,是很久沒在小區看到那個老太太了。
老姚的那位老鄉有七、八十歲,雖然年齡大,頭發全白,但神采奕奕,身體硬朗,很健談。自從她家搬離這個小區,老人經常回來找人聊天。
老姚說,像她這種年紀,不要說生活在城市的同齡人,精神氣沒她好;在農村,七、八十歲的老婦早累垮了,她年輕時應該是農村大戶人家的女兒。
老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原先和老李、老姚住在同一排朝向戶型,也是陽台對著主幹道,更靠近斑馬線的另一個樓梯;小兒子住在距離兩個小時車程的縣城。老人每隔兩個月輪流在兩個兒子家贍養生活。
老人的大兒子原先在這小區的房子也是買的一手房,生活很多年,樓梯接近,進出小區同一個方向,所以,老李也常遇見他們一家,從禮貌性的示意、打招呼,至遇到時寒暄、閑聊幾句。
最常提及的是老人的大孫子,都三十好幾了,還沒媳婦,老人說起來很是著急。
她兒媳閑聊時說,老人是想早點四世同堂有派頭。她也著急,但她兒子不急能有什麼辦法,城市的年輕人沒那麼早想著結婚,她兒子木納不善和人交談,更別說找女朋友。
過了幾個月,遇到老人時,說她孫子要結婚了,是他爸爸常去的賣茶葉的店老板女兒,兩個爸爸撮合成的。
老姚說,看過那個女孩,高挑漂亮,像是不愁沒有追求者,介紹給一個木訥老實的人,她爸爸應該是比較放心。
老姚說完這話時,老李瞟了她一眼,笑著說,“你爸爸當時同意你嫁給你老公時,也是這種想法。”
“我老公帥多了,而且我和我老公是相戀多年,他也沒那麼呆。”
結婚後不久,老人的大兒子一家就賣了這邊的房子,在貓媽店麵那個小區買了一套,搬過去住。
老人說,她孫媳婦懷孕後,親家托關係,B超檢查結果是男孩。孫媳婦抱怨說,這邊的房子靠近馬路很吵,讓她孕期很煩躁,而且以後也不利於寶寶的聽覺發育,她孫子也說服他父母同意換房。
老人兒媳的說法是,這邊小區的車位少,有了孩子,需要買個車方便去醫院檢查,出行也好。那邊的小區大,停車位多,就換到那裏去。
搬過去半年多,有一次,老李和朋友去貓媽老公的店裏吃飯,遇到了在散步的老人的大兒媳,懷裏抱著一個嬰兒,她老公推著嬰兒車跟著。
老李恭喜說“四世同堂啦,恭喜啊,是男孩吧?!”
老人的兒媳泄氣地說,“是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