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桂花嬸哭了(1 / 2)

金花小鋪的新菜品很快就推出了,果不其然,又引起一波火熱的追捧,營業額再創新高。

如今天氣漸冷,農活雖然不多了,但大家都在為過冬做準備,鎮上多了很多修葺房屋的泥瓦匠工人,他們成了消費的主力軍。

冬日風大,說不定還會下大雪,若是不好好加固房屋,說不定人在家中坐,房子卻塌了,

前些年雪災,就有很多人有這樣的遭遇,天寒地凍的也沒辦法重修房子,最後隻能住到臨時搭建的茅草屋裏,

茅草屋四麵透風,大冬天住在裏頭那滋味可想而知。

泥瓦匠的工人們幹完活之後,身上往往都出一大片汗,但心裏頭卻發寒,

每當這時候,他們就喜歡在金花小鋪的門店裏喝上點沒什麼度數的小酒暖暖身子,

何金花托王家義按照盛禾的圖紙打造了一個燒烤架子,在金花小鋪門口搭起了一個小棚子,燒烤架子就放裏頭,安排了兩個夥夫,一個負責烤串一個負責撒小料。

這燒烤一烤起來,再加上燒烤料的提味,滿街飄香,直接就將人的饞蟲勾起來,

工人們就缺個下酒菜,他們一天掙至三十文,到了晌午,一人花個五文錢買點燒烤,能有滿滿當當一大盤子的烤串。

“哎呀,金花老板娘的烤串和別家的就是不一樣!這個烤苕皮也太好吃咧,裏頭的酸辣蘿卜幹太有滋味了!”

“我兒子最喜歡澱粉腸,一文錢兩根兒,也不算貴,這小子天天巴望著我回家!看給他饞的!”

“別家的燒烤鋪都是些肉,專門賣給員外地主吃的,咱們手上這點錢,沒想到也能吃上這麼好吃的燒烤。要我說,這豆皮卷比肉還香呢!”

“要我說,金花老板娘這燒烤最絕的地方還是這燒烤蘸料……”

食客們經常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吃得一臉滿足。

不光是工人,正如金花打聽來的消息那樣,越來越多的商隊開始過往舞川縣。

北域人極其喜歡燒烤,他們烤肉比較多,一般都是羊肉、牛肉、馬肉,但由於中原人跟他們比烤肉技術,還是有些差遠了,

他們北域人來中原都不願意吃烤肉,這裏的口味吃著不得勁!

可是麵對金花小鋪這些從來就沒有吃過的燒烤,他們各個都來了興致,濃鬱重口的蘸料搭配上火候剛好的燒烤料,讓他們真是欲罷不能,

飽餐一頓燒烤打打牙祭,雖然語言有些不通,但和當地的工人們牛頭不對馬嘴地寒暄兩句,也很是暢快。

臨走前,再帶上些金花小鋪的招牌美食當作第二天的餐食,改善一下夥食,讓這些北域的漢子們都興奮不已。

至於其他的小吃,例如關東煮,則是小孩子們的最愛。

鎮上或者附近村子、莊子裏的孩子下學以後,家裏有給塞上個一兩文零花錢的,

他們帶上自己在學堂的食堂裏打飯的小食盒,跑到金花小鋪這裏來排隊。

要上一個煮得軟爛多汁而形不爛的白蘿卜,或是浸滿濃湯的豆腐串、兩粒鹵得噴香的溏心鵪鶉蛋……

胖胖的大叔會將孩子選中的關東煮放在他們帶來的碗裏,最後澆上一勺散著白氣的熱騰騰鮮湯,

孩子們往往會盯著大叔手上的碗咽口水,然後不停地央求再多一點湯,

接過碗後,先小心翼翼來上一口湯,再慢慢品味自己精心挑選的小吃,吃到最後,還要把碗沿都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