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藝滿出洞(1 / 1)

五年前王逍遙觸山壁而入之後,大和尚湯耀祖就知道此子前途必不可限量。因此,湯耀祖命眾弟子在瀝泉仙洞旁伐木結廬,將此地列為乾光寺禁地,在瀝泉後山外圍設置哨探,閑人不得靠近。並告訴隨同一起前來的眾弟子嚴格保守秘密,否則將麵臨最嚴厲的處罰。眾弟子都是湯耀祖親傳弟子,保密自不必提。

湯耀祖回到乾光寺之後,立即傳訊忠烈將軍楊再興的嫡孫楊成烈、雙錘大將何元慶的嫡孫何俊龍、大刀王貴的嫡孫王獻忠前來乾光寺議事。楊再興嫡孫楊成烈性格和外貌都酷似其祖楊再興,自小學藝,身高八尺,玉麵清髯,忠貞剛烈,掌中一條纂金槍,胯下白龍駒,有萬夫不擋之勇。

何元慶嫡孫何俊龍燕頷虎須,豹頭環眼,掃帚眉,身高過丈,性如烈火,雙手使一對八十斤的八棱甕金錘,胯下赤焰駒。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氣概。

大刀王貴的嫡孫王獻忠身高八尺,是一口板門大刀,刀重六十五斤,胯下黑斑豹,也是一名勇將。

楊成烈、何俊龍、王獻忠和湯耀祖自小一塊長大,關係親密,並且都是忠烈之後,四人便八拜為異姓兄弟,大哥湯耀祖,二哥楊成烈,三哥王獻忠,四弟何俊龍。

這一天三人分別接到大哥湯耀祖傳訊,立即動身到乾光寺來拜見大哥湯耀祖。湯耀祖見三人到來,四人一起拉手進入禪房。進到禪房坐定之後,楊成烈抱拳問:“不知大哥傳訊小弟等前來,有何要事?”

“二弟、三弟、四弟,事情是這樣的......”湯耀祖便把怎麼遇見王逍遙,怎麼救治他的傷勢,王逍遙怎麼指揮八門金鎖陣,以及怎麼同王逍遙一起去瀝泉後山,王逍遙怎麼觸山壁而入的事情詳細地對三人講了一遍。

聽湯耀祖講完之後,三人麵麵相覷,吃驚之情溢於言表。片刻之後,楊成烈首先說:“竟有這等奇事,如果不是大哥親講,我等說什麼都不會相信。不知大哥對此事有何安排?”湯耀祖點了點頭,還是二弟,聽玄歌而知雅意。

“我觀此子,性格淳樸忠厚,從他指揮八門金鎖大陣,並指出大陣的短處,就知道其有大才,這次能夠觸山壁而入仙洞,必然有更大奇遇,其前途不可限量呀,這等人才,我等豈能等閑視之。在他觸山壁而入之後,我已經把瀝泉後山列為乾光寺禁地,閑雜人等不允許進入。然而光有寺中弟子把守肯定不行,我想在後山布一座大陣,陣中需要三位賢弟主持。不知三位賢弟意下如何?”

三人聽湯耀祖說完,一起站起來,抱拳對湯耀祖說:“一切皆聽大哥安排。”

“好,那就辛苦三位賢弟了。”

於是,四人在瀝泉後山擺設了一座四門鬥九陣,四門由兄弟四人分別把守。

草長鶯飛,轉眼五年過去了,外麵除了不斷傳來蒙古韃子四處燒殺擄掠的消息之外,這瀝泉山倒也安靜。這天,湯耀祖正在陣門處打坐,就聽見瀝泉仙洞方向發出隆隆作響的聲音。湯耀祖立即著人通知其他三人到仙洞前聚齊。湯耀祖剛到瀝泉仙洞前,其他三人也前後腳趕到,四人凝望著瀝泉仙洞。一陣隆隆的聲響過後,隻見仙洞的山壁緩緩向兩旁邊裂開,洞口越來越大,從仙洞裏麵傳來“嘩啦,嘩啦”的甲葉子摩擦碰撞的聲音。四人瞪大眼睛,隨著甲葉子的聲音越來越響,從山洞裏走出一個頂盔冠甲,身背巨弓,腰懸寶劍的身影,身影還微微散發著陣陣寶光,隨著身影從洞口處走出,太陽光射在盔甲上,立即光華四射,耀人眼神。

王逍遙從石床邊看到山洞開啟之法後,就馬上開始收拾東西,他把竹簡還按照原來的方法放在原處,自己可不能自私,如果後人誰有緣再進到這個山洞,也能學到這廣博的知識。王逍遙來到生長石芝的石室,挑選了最好的石芝,準備送給湯耀祖大和尚,因為如果不是湯耀祖,自己早就沒命了,別說現在的奇遇了,做人要知恩圖報,俗話說:“滴水之恩,要湧泉相報”更別說湯耀祖對自己是救命之恩啦。這些石芝湯耀祖吃了之後會出現什麼情況,會不會象自己一樣,能修煉出高深的功力呢。王逍遙把石室內最好的石芝搜刮一空,裝到放盔甲的石匣內,自己則把盔甲,戰靴,穿戴整齊。背上神弓,把神劍懸掛在腰處,又對石床拜了幾拜。這才夾起石匣走到啟動山洞洞門的機關處。

這石門不知多少年沒有開啟過了,就聽見石門隆隆作響,震耳欲聾,好大功夫,石門才在巨大的聲響中打開。王逍遙興奮異常,大步向洞口走去,身上的鎧甲發出悅耳的聲響。走出洞口,王逍遙就看到四個人站在距離洞口十丈處,其中一個人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湯耀祖。

王逍遙快步向湯耀祖走來,這時湯耀祖已經看清楚,來人正是王逍遙,也快步迎向王逍遙。

王逍遙走到湯耀祖跟前,躬身施禮,“大師......”湯耀祖趕快雙手相摻。“王先生,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湯耀祖覺得自己雙眼有些濕潤。

這時候,山壁又傳來陣陣聲響,洞口緩緩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