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昏睡了幾天,總算恢複了一點正常人的精氣神,開始思考接下來怎麼還清欠款。

之前賣房的錢已經全虧在股市裏了,全身家當不過幾千的他,要在三年內還清兩百萬的欠款,著實有難度……

他那套三環邊的房子是在2019年末買的,正好趕上了房價大漲的尾聲。

“俠之大者,給人接盤。”李楊總是這樣自嘲。來自農村的他,為了留在大城市,改變家族世代在鄉鎮的命運,讓家裏掏空了錢包,加上親戚借的一點錢,總算湊齊了一套房子的首付,勉勉楊楊上了車。

就在前幾天,他還無比嫌棄那套房子。“又小又偏,配套垃圾,還沒有學區。等我把股票賣了一定要換個別墅,不不不,爹媽腿腳不好,咱得換個江景大平層!”然而這套房現在也不屬於他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因為這三個月持續淩晨炒美股,李楊每天上班昏昏沉沉、無精打采,作為程序員的他不僅無法進行996,寫的代碼還一再出現各類bug,導致他直接進入了公司的人員優化名單。

“馬總曾說這是向社會輸送人才,至少我還算是個人才。”被裁後的李楊自我安慰道。

不過,有大廠經驗的他,年方28,遠遠未到業內公認的35歲失業年齡,找個工作應該不成問題。

“找個工作不成問題!保不齊還得加薪!”

自信爆棚的他連續投遞了多份簡曆。可惜,他遠遠低估了疫情造成的衝擊力。一個月時間,投出去的30份簡曆,隻收到5家公司麵試邀約,其中3家後杳無音信,1家工資不及之前一半,1家是撈偏門的小公司。

“今年的行情怎麼會……”正在彷徨時,一條短信再次映入眼簾:【xx銀行】李楊先生,我行鄭重提醒,你在我行辦理的專項消費貸僅可用於日常消費,不得用於生產經營、購房、理財等其他領域。請您保留相關消費憑證,並在3個月內通過我行App上傳審核,否則我行有權要求您一次性結清相應款項。

這已經這些天收到的第3條類似短信了,他之前炒股借的200萬,有100多萬是找銀行做的分期信用貸。這種貸款隻能用於消費,像李楊這種違規拿去做投資的行為,一旦被銀行發現,能提前還清倒好,如果還不上,那就難說了。

而李楊,現在別說沒有提前還清的能力,連加下來按時分期還款的能力都沒有。公司n+1賠償的那十幾萬最多隻夠還3個月的貸款,3個月之後如果再找不到穩定工作那就徹底要違約了。

“哎,馬失前蹄,搞不好得進去踩縫紉機……”

滴滴滴滴……愁苦的李楊被一陣電話聲打斷了思緒。

“楊子,你大伯中風進ICU了,快回家!

“好的,爸,我這就回去。”

李楊更加憂愁起來,是大伯出事了,那個終身未育、視他為己出的大伯。

“還債的事隻能徐徐圖之了。”李楊一邊心想一邊快速收拾好行裝,踏上了漫漫的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