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煙兩條(寓意家族香火鼎盛)
2 夢之藍白酒兩瓶(寓意婚姻長久)
3 西湖龍井茶兩盒(表示對對方父母的尊敬)
4 旺仔牛奶糖兩包(寓意甜蜜)
5 禮餅兩提(寓意圓圓滿滿)
6 水晶紅富士蘋果12個(寓意一年12月平平安安)
7 活鯽魚兩條(寓意年年有餘)
8 後腿肉兩吊(寓意豐碩誠心)
這些東西陳天明抽空準備齊全,就訂下提親的日子,陳天明一家五口和媒人六人前去提親。順便商議一下訂婚的日子。六個人擠在一個車上,車上在紅罐窯的坑坑窪窪的路上顛簸著,一路倍受人們關注,這窮鄉僻壤的地方來輛小車很罕見,林若雪幾年前結婚還是三輪車。小孩子一路尾隨著車子跑,待車子停穩,他們看著一張張陌生的臉,“嘩啦—”一下就跑開了。大人們提著禮當來到林如海新修的四間磚房裏,水泥地板,亮堂堂的白牆,中間是客廳,一邊是臥室,另一邊是廚房和臥室。家具很是簡單,都是木匠做的糧食櫃,櫥櫃,大箱子,木桌子,笨重的電視機,新式的柴火灶,土炕,板凳,把家裏擺放得滿滿當當,雖然在嬌嬌眼裏環境很差,可和上房的土房相比,林如海感覺這磚房住著可算是宮殿一樣舒服,土房和若冰的年齡一樣大,現在爺爺奶奶住著,爺爺奶奶的老屋都破爛的不成樣子了。林如海修新房時林若雪給了不少錢,這閨女比自家親生的還頂用,逢年過節的林若雪還知道提著禮物回家看看,這林若冰在外時不回家,在家時不出房門不說話。
李喜梅早早地就包好餃子,兩點多一行人吃完飯就各自散去。吃完飯喜梅把糖果發給左鄰右舍的大人小孩,鄉親們說若冰真有福氣,嫁到街道,也不用種地了。喜梅說:“這孩子難說,隻要嫁過去日後不遭罪我就謝天謝地了。性格一點都不隨和,又愛鑽牛角尖,自求多福吧,女大不由娘了。我跟著老林幾十年沒享過一天清福,這一輩子也快到頭了。各人有各人的命,現在相比過去,人們吃香的喝辣的,穿紅的戴綠的,咋說都比我們這輩好。我沒在那饑荒年餓死,那是“爺老”在保佑,人要知足。”村上的婦女邊做手上的活計(做鞋,或織毛衣),邊聽喜梅繼續東拉西扯:“那時我們姐們六個,個個餓得麵黃肌瘦,整天圍著鍋台轉,等鍋裏盛完飯,我們用鏟子把鍋底粘的飯都吃的幹幹淨淨,每天都不用媽媽洗鍋,鏟完鍋底用開水涮的水也喝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孩子的幸福就是填飽肚子。在你餓肚子時,除了糧食,啥也不金貴。”織毛衣的女人說:“吃大鍋飯那陣,我懷孩子想吃肉,沒錢買,孩子他爸去山溝裏捉螃蟹,去河裏捉魚,弄回家我把螃蟹和魚煮熟,囫圇個兒就吃進肚子。”敞著衣襟子給孩子喂奶的女人說:“以前不會做衣服孩子就得凍著,現在隻要有錢,買的衣服比做的衣服還好看舒服。以前回趟家蹬自行車,現在坐大汽車。以前住的土房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以前咱們給國家交公糧,現在國家多少還給一點錢,咱們這光景可是越過越好,國家還幫著咋種煙、養魚,搞經濟。黨的政策讓咋這老百姓心裏舒坦。”在嘮家常中消磨著時間,日落時就回家關燈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