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掙錢是兩碼事,你好像還沒準備好邁過去掙錢的門檻。”相貴菲看著真無語,這已經是不知道第多少次,X說不行。
掙錢的界限其實很低,隻要你道德底線夠低。
現在內容時代,隻要你肯複製複製別人的內容,隨便找個小項目倒倒手,掙就是了。還有一些所謂的高價課程,賣得很貴,主打的就是信息差,大多數人掙錢的本質就是靠信息差。至於有沒有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信徒,每個千奇百怪的人都有粉絲。所以,X說她,“你還怪有文人的風骨。”
掙錢這種事,和正不正當,到底有沒有掙錢的能力關係好像真不太大。說好像,是目前,時局正在劇烈變動,最終時代會選擇什麼樣的人真的不一定。
目前,各大網站開始賣小說了。小說這種內容產品就需要有作者。有些網站開始培養作者。有些網站兩頭吃,一邊出激勵機製,一邊出作者培訓課。咱們就是說,人家憑本事自己寫的文章,自己掙錢掙再多,咱們看著都覺得,嗯,該得的。有些作者洗稿。全文基本一樣,把文中的名字改一下,或者背景改一改,其他照抄。有些就瞎寫。當你真的看到一篇文學垃圾,你就明白了,真是精神汙染。
文學的基本邏輯是一樣的。比如說,這種網絡文學的受眾大多為女性,女性偏好是什麼?言情。最近還特別火的就是複仇、重生、拋棄不珍惜自己的男人搞事業。數據的背後一定是人的隱秘需求在作祟。
比如說,重生文背後是人們渴望重新來過,彌補遺憾。比如說,拋棄男人、搞事業背後是女性的整體社會需求正在進行劇烈的變革,比任何時代任何時候更渴望自立自強,由此引發的社會現象可能有結婚率下降,離婚率增加,出生率下降,新生兒減少,學生減少,教師冗餘,無生源學校解散、合並,優質教育資源地區學校仍然遭受哄搶、教育資源一般的學校招生壓力大,教師熱湧向考公熱,考公競爭大,公務員冗餘,財政壓力大。如果這個時候稅收收不上來,財政壓力會更大。如果在過渡期間,財政扛得住,並且出現了新的支柱型產業,那無所謂,隨著產業的爆發性增長,公務員待遇可能會增加一些。什麼是支柱性產業,就是納稅大戶。
為了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待遇,現在普遍提升學曆,碩士本科化。每個現象肯定是一連串發生的,隻有切斷這個鏈條中一節,並且讓其形成新的正向循環鏈接,這種幹預才是有效且可持久,否則會因為時局動蕩,鏈條極速膨脹,膨脹到一定程度,不可避免地成為泡沫。
就比如改改別人的稿子,拿去發表,掙錢這種事,相貴菲表示可以理解別人困苦、想要掙錢的行為,不可以接受自己這麼做。X就覺得她道德底線太高了。
哪種人出來創業可以底線高一點?華子、北大或者海內外名校,一群人追著給你投資。數不清的榮光和光環環繞你,或者就是伴侶領投、家裏富二代,從小的圈子裏的朋友給投的錢。越是名校,越是家底好的人,越容易在商業上清高。這不代表他們能在商場上活下來,反而這代表著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對社會有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