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極樂之宴數個月過去了。
大唐的百姓依舊沉浸於極樂之宴的繁華與喧鬧之中。
很多人都認為,那份繁華能夠永遠持續下去。
大唐將會永遠的強盛。
然而,當他們在宴會之上載歌載舞之時。
他們永遠都不會想到。
世上並無不散之筵席。
縱然是強盛如大唐,也不可能違背生老病衰的天理。
而這一切。
則是從大唐皇帝李隆基的第一寵臣安祿山所開啟。
安祿山剛剛從極樂之宴離開,便徑直前往了三鎮。
期間安祿山始終稱病,不見外人。
而對此,李隆基也隻以為這是極樂之宴上公孫大娘他們的手段嚇壞了安祿山而已。
李隆基很是自信自己的手段。
他相信在自己的敲打下,縱然安祿山有天大的膽子,必然也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
然而。
然而。
李隆基並不知道,正是他的這份自負,很快便將將他和整個大唐一同拽入深淵。
不多時。
李隆基又召安祿山進京,然而安祿山卻推說生病沒有來。
後來李隆基給安祿山的大兒子安慶宗賜婚,命令安祿山出席觀禮,安祿山依舊稱病推辭了。
在此過程中。
敏銳的李隆基已然聞到了不對勁的味道。
然而自負的李隆基卻依舊不打算對安祿山做什麼。
他依舊自信於自己的手段。
在他看來,在大唐,沒有人能夠與他抗衡。
安祿山說是三鎮節度使,實際上也不過是一隻螻蟻罷了。
就像那些曾經被李隆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朝官,一旦他們遇到了危機,便立即會變得惶恐不安。
隨後再被李隆基用各種手段所降服。
這也是李隆基為何能夠在短短十餘年間就成就了偌大的江山的原因。
他是一代明君,他的手段也是非常的強硬。
然而他並不知道,就在他認定了安祿山就是一隻螻蟻之後。
安祿山也成功地讓李隆基嚐到了被人玩弄的滋味。
這個時候,已然有人意識到了不對勁。
無論是端坐皇宮深處的袁天罡,還是夜觀天象的李淳風,都感到了深深的不安。
他們覺察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安祿山,不見外客,拒絕接見任何外人,甚至連皇帝的指令也拒絕了,這分明就是藏著什麼陰謀。
然而,縱然他們深知安祿山的不對勁。
可是他們卻什麼都做不了。
畢竟,在李隆基沒有下令以前。
他們是沒有資格對身為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動手的。
他們隻好暗暗派人去調查。
結果卻沒有任何的線索。
這個時候,袁天罡也不敢貿然行動了。
因為他已經感受到了安祿山背後的暗潮洶湧。
而李淳風也同樣意識到了這件事情的棘手性。
他在暗地裏也派遣了一批人馬。
但是這些人,無疑也是杯水車薪。
最終,袁天罡決定,還是先等等看。
畢竟,有不良人在手。
不屆時打不了自己親自出手便是了。
三鎮雖大,然而袁天罡卻並不認為有人能夠攔住自己直接斬首安祿山。
他相信,自己要斬殺安祿山,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