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有一詞人,名喚柳永。
其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
傳聞,在整個大宋,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這表示當年柳永詩詞的傳播力。
而自從靖康之便以後。
整個大宋,便再沒了能夠做到如此地步的詞人。
但就在最近一段時間。
一本書,卻傳遍了整個大宋。
那便是《水滸傳》。
凡有人的地方,便必然有《水滸傳》。
學識之人,皆愛《水滸傳》之詩詞,文章。
俗世之人,則愛《水滸傳》之兄弟義氣,忠義報國。
雖然《水滸傳》僅僅隻出了前幾十回,但僅僅隻憑借著前幾十回,《水滸傳》便已然在大宋徹底風靡。
然而。
正當《水滸傳》風靡大宋之際。
一些人,也發現了書中的不對勁。
尤其是一些有心之人,更是瞬間想起了當年靖康之變前的一些事。
雖然那些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了。
雖然靖康之變以後,知道那些事情的人也很少了。
可是。
書中寫的那些人,現在可還沒有起死完啊。
水泊梁山。
可沒有隨著時間徹底消失啊。
當年水泊梁山上的那些人,現在可還有不少,還活著呢。
……
大宋境內一處寺院之中。
一名斷臂頭陀人正在打坐。
然而,平常平靜無比的寺院,此刻卻喧鬧無比。
當然了。
平常這院落也會有一些小孩。
但大多都是不聽話的小孩被父母之類的專門關在這裏。
可是向今天這樣熱鬧,這些年來,還是第一次。
畢竟。
當地所有人都知道。
這裏有著一個很凶的頭陀。
而且,這個頭陀曾經還殺過很多人,後來隻是被朝廷赦免了罷了。
甚至有更離譜的傳說,說這斷臂頭陀,曾經是個吃人魔王,專吃不聽話的小孩。
當然了。
這個傳說主要便是為了嚇那些小孩。
常來寺院的大人,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這院落中的。
乃是當年朝廷敕封的清忠祖師。
故而,除了一些香客什麼的誤入後邊。
斷臂頭陀的這個院子,便隻會有一些不聽話的小孩被放在院子裏。
意圖用那些傳說嚇住那些小孩,好讓自己得個自由,去做自己的事情。
而因為六和寺一直以來的好名聲。
倒也沒人擔心小孩的安全。
但他們那裏想得到。
之所以六和寺能有今日的太平與好名聲。
便是因為院子中的斷臂頭陀,曾經在這寺院中大開殺戒,殺出了一個碧玉無瑕。
可今天。
居然有個外地來的說書人。
見到這裏有小孩,居然主動過來給這些小孩講故事。
這才吸引了一大批小孩在外麵喧鬧。
聽著外邊的喧鬧。
院子中的斷臂頭陀隻是眉頭微微一揚。
但他倒也沒做什麼。
畢竟。
他已經很多年沒有感受過這種熱鬧了。
這讓他不禁想起了很多年前的日子。
但正當斷臂頭陀準備再度進入靜心凝神的狀態時。
外邊說書人的一句話,卻讓這位清忠祖師瞬間瞪大了雙眼。
“各位小友。”
“既然你們還想聽故事,那我便再將兩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