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爾索斯星 2月15日傍晚8點36分 奧斯塔法第十三號開采站
這座開采站的無人化程度很高,僅需要少量的工程技術員和區域負責人就能運轉,自從建成開始就為奧斯塔法聯邦輸送著約占總開采量的二成的粗金屬礦,因而此地不僅設置了前哨基地,還駐紮了三個中隊的機動戰甲以及五個中隊的機動裝甲。
此時,距離前哨基地50千米遠的一處斷崖上,三台機動戰甲靜默地矗立著,他們的機體已經被覆蓋了一層薄雪,但依舊能辨識出機體的大致輪廓。
灰黑色的塗裝,纖細高挑的機體設計,9米左右的高度,為首的搭載了一把40毫米電磁衝鋒槍和一把60毫米大口徑實彈手槍,另外兩台機體則是53毫米電磁突擊步槍和40毫米電磁衝鋒槍。
仔細觀察,他們的機體背後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矢量噴口,而是由一個八棱台模樣,上部內接一個環圈,從內部不斷向外發散亮藍色的光粒,噴口向前延伸構成八棱錐般的主體,機首的上半部向下的傾斜角要更盛於下半部,到達了正麵的四分之三處。肩部裝甲為了保證靈活度,取消了側麵的防護部分從而使手臂能夠達到人類的自由度。小臂向機體中軸外側延伸出一部分,搭載某種翻轉機構,看上去能向手臂前方翻折出一種棍狀物體。特殊的整體氣動外形十分尖銳,給人以一種鋒利之感。
為首的機體機首上印著一顆蛇頭的圖樣,蛇頭的下顎被特別標注出來,突出表達了一個“V”字。
天空中,另外兩台機體也相繼現身,與地麵那三台不同的是:他們配備了一把60毫米電磁狙擊炮,和一把40毫米電磁衝鋒槍,看起來這種短管的電磁衝鋒槍是這支部隊的製式武器,但為首的隊長機卻攜帶了一把實彈手槍。
經過暗碼加密的無線電響了起來:
“Viper,發現目標了,我現在在雷達上標注出來。”
“收到,響尾蛇、箭毒蛙組成狙擊小組負責接應,黑豹、響尾蠍和我準備突襲。”
“明白。”
“響尾蛇就位。”
“箭毒蛙就位。”
“三秒倒數:三,二,一,行動開始!”
隻見空中的兩台機體隱去身形,地麵上的三台機體蹬地升空,背後的詭異噴口拉出一條藍色尾跡,他們的速度驟然提升,隊長機的駕駛艙內,一位留著棕色蓬鬆頭發、黑色瞳孔的弱冠男性正不斷向前推動著駕駛杆,速度表上顯示的不是以km\/h為單位的計數,而是空速1馬赫。
這名隊長的頭盔似乎在耳上與頭頂的部位做了加固一般,外殼繞著耳上的部位平滑地凸起一圈,腦後的凸起部位垂直向上延伸至頭頂,同時又鏈接了一條數據線接在座椅頭靠後,額前有一具像是VR眼鏡的頭盔顯示器,上麵有“”V”的字樣,看來他就是無線電呼號為“Viper”的駕駛員了。
隨著距離越來越近,這位駕駛員將額前的頭盔顯示器滑下來,這種頭盔顯示器名叫做HMD,它能直接將機體頭部監視器的畫麵同步給駕駛員並隨著駕駛員頭部的轉動而轉動。
此時這三台機體貼近地麵避免被敵方雷達捕捉,並將速度提升到了1.5馬赫,機體在足部腳跟處設有一枚麥克納姆輪,這種動力輔助輪能夠讓機體在堅硬地麵上高速全向移動,足以看出這些機體的設計目的就是快速突襲敵方據點了。
“抵達A.O.!(Area of Operations行動區域)ETA(Estimated Time to Arrive預計到達時間)約30秒。”
“收到,注意AA。(Anti Aircraft防空火力)”
三台機體迅速橫向散開。
“自由開火!”
開采站的守軍顯然沒有想到有敵機在這個時候借著夜色突襲,等到三台敵機把防空火箭與炮台摧毀了大半才反應過來,十台藍白色塗裝的AF-33同時升空,立刻衝向正在大肆破壞的神秘機體。
衝在最前麵的聯邦駕駛員還沒反應過來,就被來自上空的狙擊撕碎了駕駛艙。
“狙……狙擊?!”
“在哪裏?!”
“頭頂!是頭頂!”
三台神秘機體解決完所有的防空武器,為首的衝向聯邦機群,而另外兩台則有條不紊地摧毀著開采設備。
Viper如同挑釁般徑直向聯邦機群衝刺,剩餘的聯邦的全部駕駛員同時射出導彈,三十六發導彈拖著尾焰向他飛速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