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時空向地球時空位移,在席文敏的宇宙太極的神功推動下,一百萬龍族人從火星上,瞬間進入地球模式。
公元3051年,盛京市除夕之夜。
半空中和地麵上,都掛滿了燈籠。鞭炮也在空中炸響,煙花總是為春節增添喜慶。
不管時間如何流逝,不管時代怎麼變化,龍族的除夕之夜,總是充滿喜色以及人們對未來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李小軍因為工作原因,和父母分開住。當他在除夕乘直升機趕到離盛京市中心二百公裏外的郊區時,他匆匆走下直升機,要進入一間四合院式平房內。
這間四合院,是古老的四院格式。如果拿去賣,折算成龍幣,將近六億龍幣。這是李小軍祖上留下的產業,據說在公元2023年,也就是1028年前,李小軍的祖上以1億2千萬買下的四合院。
李小軍家的四合院有一千多年的曆史。這一千多年,曆史風雲變幻,這間祖宅經過大小幾十次翻新,依然保持古風風格。盡管是三十一世紀,李小軍走進祖宅,仍然覺得這個家,有二十一世紀的生活氣息。
今天是除夕,又稱年夜,是龍族農曆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之夜,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各種慶祝活動,接待親友,享用美食,並且舉行各種傳統習俗,以迎接新年的到來。除夕作為龍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曆史長河中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同時也不斷地在當代社會中得到傳承和演變。
除夕的曆史淵源可以追溯至遠古代。早在商代時期,龍族人就已經有過除夕的概念,並且在周代時期該節日已有固定的節日形式。在隋唐時期,就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除夕習俗,如年夜飯、守歲等,這些傳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龍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夕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意義豐富多彩,反映了龍族人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守歲、放鞭炮、祭祖拜神等習俗一直深入人心。人們通過這些活動來祈求健康、平安、幸福,同時也表達了對往年的緬懷和對新年的希冀。這些習俗代代相傳,不僅連接了古往今來,也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
除夕在當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雖然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有所不同,但人們仍然尊重並堅持著這一傳統習俗,同時也賦予了更多的當代內涵。在城市中,人們會回家團聚,共享天倫之樂,而在鄉村中,更能深切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此外,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也使得即使身處異鄉的人們也能通過視頻通話和短信表達對家人的思念和祝福,這也成為當代除夕的特色之一。
家庭團聚是除夕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無論身在何處,人們都會努力趕回家中,和家人團圓,共度除夕之夜。在這一天,人們相聚於一堂,共同享受年夜飯,親情友情得到了最真摯的體現。這種家庭團聚的傳統也凝聚了家庭的溫馨和和睦,代代相傳。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除夕作為龍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得到弘揚和傳承。無論是其曆史淵源,傳統習俗與文化意義,還是在當代社會中的演變和傳承,以及與家庭團聚、飲食文化、文學藝術作品的表現,都凸顯了這一重要節日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內涵。作為龍族民族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除夕承載著豐富的人文情感和曆史沉澱,無疑將在未來得到更加深入的傳承和發展。
李小軍抬頭看著四合院門庭上的對聯,心中湧出一絲憂鬱。他想到了還在火星之上的席文敏。她以一人之力,讓一百萬的開發者回家團聚。
地球日日風光千山萬水新
火星夜夜景色眾星孤月瑩
橫批:宇宙和平
李小軍心想,這是誰寫的對聯,挺有意思的。加上兩個懸掛的紅燈籠,形成一個還是二十一世紀的除夕風景照。
剛進門,全家立即歡騰起來。李小軍是老大,手下還有弟弟妹妹。
“兒子,快去洗手。開始吃飯。”父親李響招呼李小軍。
“爸媽!”李小軍朝父母喊,他放下大包小包的新年禮物。
母親肖群則出門看李小軍身後,確認他是一人回家,兩眼噴著怒火。
“李小軍,你又是一人回家?你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肖群雙手叉腰。
被母親訓斥的李小軍,懵圈了,一時不知說啥,呆呆的站在那裏。
還是弟弟妹妹好,倆人拉著哥哥上了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