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程意趴在櫃台裏睡了個午覺,醒來之後,幹了一瓶汽水,神清氣爽,感覺沒什麼事,就把大哥做的小黑板拿了出來,給大哥上課。
鐺鐺鐺!
敲黑板!
“經濟開放建設發展的80年代,是創業財富1.0時代,這個時代是賺差價的時代,信息差、物流和政策,給了這個時代經濟發展的便利,但我們最好的賺錢方式,並不是賺差價,而是清晰的看透商業的本質。”
程林坐在小椅子上,手裏拿著和程意一樣的同款筆記本和筆,點點頭,問道:“什麼是商業本質?”
“問得好,什麼是商業本質。”
程意在黑板上寫了“交換”兩個大字。
“商業的本質就是交換。”
程意繼續說道:“物品交換、利益交換、關係交換、所有存在價值的東西,都可以交換。”
“而真正的商人要做的,並不是參與交換,而是站在更高層,看著他們交換。”
“他們不是想賺差價嗎?”
“好,我們做供應鏈,把廠商的東西送到小商戶手裏,再由小商戶輸送到老百姓手裏。”
“我們做衣服了嗎?我們做鞋了嗎?我們沒有,實際上,我們就是看著廠商和商戶之間交換,商戶和客戶之間交換,而我們賺的錢,也很透明,商戶拿貨就是出廠價,我們不賺差價,我們賺的是商戶的加盟費。”
程林說道:“但我們還有5台二代襪機和養雞場,這算什麼呢?”
“這是我們的風險對衝業務。”
程意說道:“人不可能一條腿走路,生意也不能單項進行,無論是養雞場和供應鏈公司哪個賠錢了,另一個也不會讓我們顆粒無收,直接被打倒,就算養雞場和供應鏈公司都賠了,我們還有5台襪機,每天產生的利潤就有310塊錢,也足夠讓我們支撐下去,開展新的業務。”
程林點點頭,低頭開始了屬於他自己的記錄方式。
程意繼續說道:“創業1.0時代,是最粗暴的,也是最危險的,我們付出辛苦就能賺到錢,但初改的政策有十分嚴格,一個不好就可能被查,甚至違法犯罪,我們不能蠻幹,要利用時代背景,用錢去撬動更多的錢。”
“在開養雞場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10塊錢就能做生意,比如咱倆收廢品,比如在學校門口賣兩分錢一杯的糖水,再多些錢的話,比如,當初我拿著200塊錢辦養雞場,
拿著1800的賣地錢買襪機、開公司、開小工廠,往外租襪機,這樣不僅省了人工費和企業運營費,還能快速收回本錢以及打出品牌知名度,借著這股風,開加盟店。”
“開加盟店,我花錢了嗎?我不僅一分錢沒花,還賺了加盟商每個月5%的利潤,而我付出的僅僅是一個牌子和一個商標,我注冊公司和商標,一共花了76塊5,最重要的是,這個牌子和商標隨著知名度的增加,還在不斷升值,現在已經形成了一條全新的零售渠道。”
“而這一切的初始,就是由最初的200塊錢延伸出來的。”
程林思考了一會兒,問道:“既然我們做出了一條全新的零售渠道,為什麼你以後還要開養殖場呢?也是你說的兩條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