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遭遇強敵(1 / 2)

殤部,可以說在這個戰亂時代與六部的作用同等。建立之初並沒有現在這樣統一管理,分工有序般龐大規模。起初是楊謙父親楊過他們剛打下江山不久,前朝餘黨未盡經常出來生事。而當時因為楊過他們剛建國不久,很多機構處理事情並不完善。像追查餘黨這樣的事情,更是束手無策,進展緩慢。楊過幾人經過多次商量之後,決定暗中組織一個專門追查餘黨的部門。誰都知道幹這種活,十分辣手而且名聲不好。抓住一般的餘黨,他不知道的餘黨的內部機密情況。必須抓骨幹才知道一些內部的重要情況。而骨幹,都是些肯死心搭地為餘黨辦事的人。想要用一般的手段從他們那裏得到重要情況就十分困難。所以這個組織的人就必須要拋掉一切感情和同情心,要冷血無情,毫無人性才能達到目的。就由此取名殤部。而沒有人喜歡幹這種事,但必須又要鏟除餘黨才能,永絕後患。就在幾人決定誰做這個誰做這個千夫所指,萬夫所罵的苦差時。楊昌挺身而出,主動提出他來做這個背負千古罵名的殤部部主。後來經過楊昌那殘酷無比的折磨手段,不斷得到餘黨一些重要情報。餘黨基本鏟除幹淨,再也未有出來生事。而這時漢王已經一統蒙古草原,準備向一統天下邁步。時常派兵在楚國邊關騷亂。經過幾次十幾萬人的大戰後,漢軍深知,楚國憑著與漢國交界,處在地形複雜無比的蜀道這樣的天然的屏障下,很難一舉攻下楚國。就未有再派強兵來突襲。而楊過幾人深知漢國不可能這樣善罷甘休,隻不過是看楚國難攻。先滅他國去罷了,早晚要卷土重來滅楚。經過商討之後,決定讓殤部培養心腹,打入漢國內部探取情報,為以後抗漢做準備。至今也有多名成員進入漢國高層,其中一人更是深入到漢王身邊,成了給漢王出謀劃策的心腹。後來為了掩蓋楚國這個龐大的情報組織存在,殤部開始接江湖中的殺手工作。但隻接殺那些江湖敗類、危害四方之人的活。並為了更掩人耳目,特意在大陸各地建立處理殺手任務的機構。現在傳輸起各國情報特殊有效,又不讓人察覺實情。所以現在世人並不知殤部是楚國的情報機構,隻認為它是個規模龐大,殺人如麻,讓人聞風喪膽的殺手組織。

而殤部現在取得的這樣輝煌成就,都是楊昌費盡心思,苦心經營努力出來的結果。楊昌雖與楊過同姓,但與楊過毫無血緣關係。是楊過與現在楚國的鎮南王李珂他們三人一起打江山時,幾人一起結拜為兄弟的。三人同甘共苦一起情同手足共打江山。打下江山後,李珂楊昌兩人卻極力推舉讓楊過做那萬人敬仰的皇帝。而李珂、楊昌兩家並未從此以後拋下恩怨情仇,隱居山中過那個錦衣玉食的逍遙自在生活。李珂一家兩個兒子,都帶領將士遠離家園,為燕國常年鎮守邊關。一個在今南海一帶為燕國鎮守南部沿海邊疆,一個在秦嶺一帶為燕國鎮守北部邊疆。而楊昌做這個殺人如麻,冷血無情,手段殘忍的殤部部主。或許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要做這個苦差。為名?像殤部這樣一個龐大的組織,現在雖未被發現,但早晚要被世人發現種種跡象,展現在世人麵前。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到時如果發現楊昌,就是這個折磨人起來毫無人性的殤部部主時,可能有的都是千古罵名!為利?更是毫無利益可言。自從他做了殤部部主以後,常年奔波在外。連和妻兒吃頓家常便飯都如鳳毛麟角般稀少珍貴。天天麵對的是那些見了他,就辱罵他的囚犯。後來連妻兒也因他琢磨餘黨,被餘黨列為頭號大敵,在擄走楊謙那場,前朝餘黨暴亂中慘遭殺害。而楊謙知道他本可以做那九五之尊的皇帝,他沒有!他也可以做個位高權重的朝中大臣,他沒有!他也可以做個錦衣玉食,富甲一方的財主,他沒有。他也可以帶著一家老少隱居山林,從此過著不問世事的世外桃源幸福生活。他沒有!隨便哪個都是榮華富貴、逍遙自在世人羨慕的幸福生活。而他卻一個也沒有要,甘願做那要名沒名,要利沒利,還有被後世辱罵的殤部部主。他為了什麼?為什麼?或許有人想不明白,但楊謙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隻為他與他父親楊過之間的兄弟情義。他重情重義,不願看到他楊家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不願看到燕國百姓再遭受戰亂之苦。他所組織的殤部一次次瓦解餘黨、漢國的陰謀詭計。一次次把陰謀詭計抹殺在萌育階段,避免了戰亂發生!他所做的一切,都在為他楊家江山,都在為黎民百姓。是他這種為兄弟,為百姓,而妻兒被害,天天麵對囚犯的憎恨,以後還有留下千古罵名的無私精神。讓現在楊家江山在燕國穩如泰山,蒸蒸日上。是他這種讓人欽佩不已精神,讓現在的燕國百姓國泰民安,安居樂業。他為楊家,為百姓付出的太多太多,已經到了無以為報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