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從薛家回來,信心百倍,薛家大哥哥不但同意府裏的鋪子可以經常薛家的玻璃、香水製品,薛蟠還給探春做了很多細化,使整個流程更加清晰,每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更加心中有數。
這也是探春意識到男人讀書明理,確實是不一樣的,胸中的運籌帷幄,更不是寶玉哥哥偶爾做幾首詩可以比擬的。
在探春的心中,男子就應該像薛蟠現在的樣子。讀書上進,統籌全局,言行舉止正派,可以是家中女子的頂梁柱。
第二天,在雲霧軒聽完了事情,探春把昨天去薛姨媽那裏跟薛蟠商談的事情說了一下,李紈也表示:“如此說來,三妹妹提議的這個事情是可嚐試一下的,隻是改革鋪子經營、掌櫃和賬房這些事情,一定得回了太太知道的。恐怕回了太太還不行,還得回老太太,涼州的鋪子和浣紗巷的鋪子都是祖宗留下來的,一直是在經營緞子和茶館,如今一下完全改了,還要重新修葺,老太太不知道同不同意?”
探春覺得李紈說的也有道理,於是道:“大嫂子要不咱們中午陪老太太用膳後,回稟一下這個事情,到時候太太也在,行不行的也能對這件事一錘定音。”
賈母房裏
午膳畢之後,寶玉、迎春、惜春陪著聊了幾句,都推說要午睡,回自己房裏了。
這時,探春接過丫頭的茶水,試了試溫度,挨著賈母坐下來,給賈母斟了一杯。
鴛鴦趕緊上來搶過來道:“這可不敢,三姑娘是主子,這些事本是我們丫頭們的。”
探春道:“不妨事,我和大嫂子正好有事跟太太、老太太商量。”
賈母一聽,正了正身子道:“三丫頭是管家又遇到棘手的事了?”
探春笑道:“老祖子多慮了,自從你上次親自吩咐過以後,婆子、媽媽們乖覺多了,不敢再鬧事的。如今家裏的事情還好,孫女和大嫂子今天是想跟您商量外麵的事。”
賈母道:“你們倆平日不管家,府裏的事管利落就很好了,說吧,外邊什麼事?”
探春道:“孫女這些天梳理了一下家中產業,發現有的鋪子入不敷出,是很久的事了,有的鋪子雖不虧,但也隻是勉強經營,莊子的產息也越來越少,所以跟大嫂子商量著把店裏經營的門類改一改。”
賈母道:“這都是積年陳弊了,探丫頭想怎麼改?”
王夫人一聽要動涼州的鋪子,她都經手好久的虧不虧怎會不知,因為店鋪掌櫃是寶玉奶媽的哥哥,完全是自己人,就算是每年虧損,她也能從中挪騰幾百兩銀子出來,如今要改革,那賬務就要徹查,重新盤倉庫,該收的銀子都要回收,自然是扯到自己。
於是抿了一口茶道:“探丫頭初掌家,不知道外麵世事之艱難,鋪子要改,就要重新修葺,裏外重裝,多少銀子進去,你是打算經營什麼,這個店裏做的是老祖宗留下的生意了,如果大張旗鼓的重新開張,到時候還是虧的更厲害,又該如何?”
賈母聽了王夫人的話道:“三丫頭你打算經營什麼?”
探春胸有成竹道:“經營玻璃,還有各種玻璃製品、小玩意,涼州地處西北,這些西洋玩意,走到內陸不容易,那邊身價不菲的商人富戶不乏,定是幾倍的利潤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