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排憂解難(1 / 2)

七王道:“文龍有什麼好主意,盡管直說。”

薛蟠理了理思路道:“兩位王爺,據小人了解的情況,官員和皇商都有欠款,但是數額大頭都在個府官員身上,借來的錢不外乎打點關係,人情往來花去了,”還有一點是薛蟠也不敢直說的就是,大筆的銀子如流水般花出去,是當今皇上南巡的時候。

薛蟠繼續說道:“總之一句話,各路官員的確欠了朝廷的銀子,但是手裏並無一定剩多少,如果嚴令幾日內歸還,恐事急引起激變,不若下嚴令,讓各位大人籌備著,將來再徐徐圖之,也是有了緩衝。同時西北用兵的軍費要籌,這事不但要辦,還要快。”

四王冷峻的臉上總算舒緩了一點,道:“文龍有什麼把握大一些的主意?”

薛蟠道:“隻能期待各皇商還有江南眾多富商,為朝廷盡一份力。畢竟生意周轉,即便緊張,手上都是有些流動銀子活絡生意的。不瞞二位王爺,小人自從京城回到金陵,就對薛家的欠款進行了清點,除了家族的玻璃生意之前為了周轉從國庫借了十萬銀子,往年借過八萬銀子,還有薛家各房旁支零零散散借的大概有七八萬兩。這會子薛家願意帶頭歸還欠朝廷的欠銀,給各家做個榜樣。再有幾家願意歸還,二位王爺要籌備的軍費就解決了。”

四王臉色慈和了很多,道:“薛家對朝廷的忠心可嘉,但是據本王所知,薛家生意雖然做的不小,但是平時的生意周轉用銀也不少,一下子拿出這麼多,是否有困難,還有家族內部的調停有無問題。”

薛蟠道:“緊張自是緊張一些,但是為國出力不容推卸,小人想好了,不夠的銀子,先把薛家外地不用的兩處宅子和幾處莊子抵押出去,咬牙就緩過去了。各位叔叔伯伯的也需要規勸,但是小人會盡力的,薛家在金陵認識一些生意人家,小人也會盡力勸導。”

薛蟠又張了張口,但是又咽下去了。

七王笑道:“有話不妨直說,文龍可向來爽快!”

薛蟠道:“江南沒有掛皇商名頭的富商,多不勝數,如果朝廷能略微傾斜一點實惠給他們,想來他們還是願意捐錢出來,支持國家的西北戰事的。”

四王道:“比如說呢?”

薛蟠對此早有腹稿,見四王問起,很自然的把心裏的想法說了出來:“如今,茶葉、絲綢、刺繡、瓷器基本為江南織造署壟斷,給朝廷特供,兩位王爺是否可以指定幾個人每年朝廷定量采購一些精品,想來聽說了這個消息,會有很多人爭先恐後的把最好的東西來滿足朝廷的定額所需,畢竟皇家都認可的東西,對他們自己的生意拓展銷路,也是一個推動。”

四王拍了一下手道:“是個不錯的主意,文龍為國出力,你薛家一家就舉全力解決了大半軍餉,朝廷也不能讓薛家抵押房產、地畝來做這件事,本王聽說,你們府上新研究出來的玻璃在整個國家都是獨一份,以後皇家還有各王府每年的用項就都有賴你們了,由朝廷撥款,專款專用。至於別家,如果東西確實是精品,你的辦法可以一試,看有多少人願意參與,了解一下,擬個具體的章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