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山一戰,曆時一天,殲滅三萬賊寇,兩萬人投降;九百修士,被殺五百,四百人降;城主府精銳損失五十,新軍犧牲一千。
“大木兄弟,這些俘虜,如何處理?”兵長詢問。
“依我看,目下人手有所損失,不若留著這些俘虜,作為大軍先鋒,由黃天黃地率領四百投降修士統領。”
張大木指了指身旁站立二人。
“是,主人。”二人會意,當即出聲允諾。
“你我率軍出征與有二十天,方才將廣興小鎮方圓五萬平方公裏周邊的盤踞勢力肅清;咱們動作還需加快,不然,若是前線撼三關戰事有變,恐一切都來不及。”
張大木接著說道,隱隱約約對前線戰事透露著擔憂。
“妥。就依兄弟之言,另外,大軍需及時修整,補充槍支彈藥以及糧草。”兵長接著道。
“成,槍支彈藥的確需要補充,至於糧草,虎頭山上有,金銀財寶也不少。
大軍原地休整兩日,然後班師,回小鎮上補充足夠裝備人手後,我們再次出發,先南後北,緩進急攻。”
張大木也繼續補充。
二人製定好策略,兩日後,大軍帶著一眾俘虜,花費幾天時間,回到小鎮。見大軍凱旋,小鎮百姓無不夾道歡迎。
在大軍出征的這段時間,各兵工廠幾乎沒日沒夜地連軸轉,各式槍支火炮彈藥源源不斷地生產,以滿足戰事消耗所需。
“周隊,這次我們回歸,短暫休整後,就要再次出征,小鎮的安全,就交由你們來守護了。”
張大木對周隊說著,周隊性格穩重,辦事令人放心。
“我辦事,你放心。”
周隊當即應聲,並向張大木等人展示二十來天的訓練成果。
在張大木等人出征期間,新軍又擴充了一萬人,加上原先三萬,已足足有四萬,且那三萬人也已可用。
周隊練兵,多多益善。
五日後,張大木與兵長等人補充好人手與槍支彈藥後,再次出征,目標直指求援的觀閣鎮以及光輝鎮。
此次出征,帶了新軍三萬,俘虜兩萬賊寇作為先鋒,兩名築基以及收服的四百修士壓陣;張大木與兵長等人率領一眾城主府精銳在後。
幾日後,觀閣鎮。
城牆上,一眾城主府精銳與廣陵閣修士率領餘下幾千凡人,正在城頭死死支撐。城牆外,一千魔修正驅使七萬賊寇晝夜不停地攻城。
各種法術攻擊向城牆,小鎮城牆的防禦大陣被轟擊得搖搖晃晃。
“楊長官,我們已堅持了足足十日,損傷慘重;若是還沒有援軍前來,不日大陣即將攻破,我們人手不夠,不是那群魔修對手,及時撤吧。”
一將領開口,對城牆指揮使楊左道。
“撤?往哪兒撤?撼三關外,打得那麼激烈,我們在後方守家都守不住,有臉麵撤嗎?”楊左使大聲嗬斥。
“一旦我們撤退,鎮上幾十萬百姓,必將被他們屠戮得幹幹淨淨,我們怎可眼睜睜看著如此慘劇發生?
傳令下去,全軍嚴防死守,誓與小鎮共存亡。
城若破,有死而已,吾輩修士,又何懼哉!”
楊左使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