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章角忽然麵生難色,說道:“大學士計策雖妙,可惜我軍將領人數不多,所占城池人心未穩,還需有人駐紮。捉襟見肘,如之奈何?”
文琅道:“我已向左、右翼王提議,擢升有功戰士為將領,以緩解人才短缺之窘況。另外,降將麻超可堪大用。我數次與他交談,知其秉性純善。麻超來我軍中之後,感受手足之情的氛圍,漸知替天行道的大義,已經徹底改變成見,願意為天下勞苦蒼生而戰。此番北伐,可由其掛帥,還望英王準予。”
英王章角默然良久,終於說道:“古人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學士既有十足把握,角絕無異議。”
文琅道:“麻超素有威望,北方各鎮將領,皆信服。若麻超掛帥北伐,可兵不血刃。隻要肯為義軍效力者,均可編入左、右翼王麾下。義軍海納百川,英王展臂一呼,何愁四方不齊聲響應?”
三人商量妥當,各自行事去了。
果然不出文琅所料,狼迫天發現馬三娘被擄,在國賓館驛尋到一枚玉佩,上刻一個“吳”字。狼迫天震怒,大罵吳山桂匹夫小兒,著令點齊十萬大軍,親討三海關。
大軍浩浩蕩蕩布列關內,欲與吳山桂決一死戰。吳山桂自與馬三娘重逢,整日耳鬢廝磨,良宵恨短,早將正事拋到爪哇國了。聞聽狼迫天兵臨城下,吳山桂方才醒悟,原來義軍是準備借刀殺人。若與狼迫天死戰,隻怕曠日持久,敗局早定。若反攻義軍,兒子吳夢雄還做人質,死生難料。況且馬三娘在自己的身邊,狼迫天豈肯善罷甘休?看來,這一仗非打不可了。
但吳山桂沒有抱定死戰的決心。他為自己想好了退路,一旦不能被義軍見容,便轉投三皇子狼迫人,或者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總不至於丟掉性命。
三海關易守難攻,吳山桂持重兵把守,狼迫天一籌莫展。雙方僵持不下,狼迫天下令圍困三海關,決不準一絲物品流入關中,哪怕一隻鳥也要射下來。狼迫天留下幾位將領,自己則返回了橙雪之域的白雪宮。就這樣,三海關被困長達半年之久。
與此同時,北伐軍在麻超的率領下,勢如破竹,席卷紫煙之域的北部。短短半年時間,除了三海關,紫煙之域盡落義軍之手。
烏曆965年夏,英王招降吳山桂,其時,吳夢雄病死晉州鎮,吳山桂自感沒有和義軍交易的籌碼,日後恐遭義軍暗算,遂斷絕投靠義軍之念。可是,前有狼迫天的軍隊橫亙,後有義軍虎視眈眈。腹背受敵,無奈之下,吳山桂隻得發書向三皇子狼迫人求助,狼迫人見太子自砍臂膀,高興還來不及,哪裏肯幫助吳山桂?
吳山桂自忖,如今四麵楚歌,突圍出去,想做個強盜,都已成癡心妄想。他萬念俱灰,在內外交困中,抑鬱而亡。馬三娘神秘失蹤。吳手下將領大半是紫煙舊部,父母家眷都在英王統治之下,得知英王善待百姓,無不支持義軍,便開了北門。百姓拍手稱快,簞食壺漿,夾道迎接義軍入城。
話說龍嶽和馬姍姍在長白雪山不知過了多少時日。虛無老叟時來時去,有空便傳些武藝給龍嶽。馬姍姍無心習武,隻讀些經典書籍,偶爾做些女紅。龍嶽因心中掛念虯弑魔,便趁虛無老叟外出之際,與馬姍姍合議,去尋找虯弑魔。馬姍姍雖不同意,但還是拗不過龍嶽,隻好順從其意。
兩人涉過烏河,進入橙雪地域。天色已暗,行至大路上,忽然迎麵來了大隊人馬,原來是從三海關敗退的黃風軍。其中一位將領乃是太子狼迫天的親信爪牙,素知太子喜歡奇珍異寶。他一眼看見龍嶽腕上的橙玉環,於暗處散發幽幽橙光,便知是罕見的寶貝,頓起歹心,便勒住戰馬,喝道:“何方刁民,鬼鬼祟祟,速速給我拿下。”
大批黃風軍湧來,龍嶽和馬姍姍同乘一馬,見勢不妙,立刻催馬揚鞭,飛速逃跑。龍嶽揮起馬鞭,隻顧前衝。跑出幾裏路,還是被黃風軍團團包圍了。龍嶽使出渾身解數,打死數十人,一來顧及馬姍姍,二來寡不敵眾,到底還是被活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