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烈日高高掛在天空,偶爾吹來的風掀起一陣陣熱浪。
洛安村正是農忙時節,即便天氣炎熱,漢子們依舊在田裏勞作,孩童倒是不怕熱,跑來跑去玩的好不歡快。
突然,兩輛牛車穿過村子往村西邊走去,一輛車上裝著行李家當,一輛車圍著帷幔,看不清裏麵,兩輛車上各坐著一個小廝打扮的人,看著不像是走親訪友,倒像是舉家搬遷。
牛在村子裏可是稀罕物,整個洛安村也隻有四五家才有。一下子來了兩輛牛車,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道路兩邊田地裏的人們停下手裏的活計,抬頭看著這一幕,議論紛紛:“村西邊的住戶沒幾家,這是誰家的親戚嗎?”
話音未落,一道反駁的聲音響起:“村西住的幾家什麼情況大夥都清楚,不是孤寡老人就是外來戶,不像是有這樣有錢的親戚。”
牛車慢悠悠的前進,停在了一處老宅子麵前。等到村裏人前去圍觀時,車上的行李已經搬下來,準備放在老宅裏。
小廝朗聲對著門口道:“二爺,行李既然已經送到,天色尚早,我二人這便回去了,早點回去複命。”
季永望剛搬進一箱行李,聞言走出門,付了銀錢,叮囑道:“家裏狼藉,就不留二位了,兩位路上注意安全。”
小廝駕著牛車離開。季永望對著圍觀的村裏人拱手:“在下季永望,見過諸位,剛搬來村裏,家裏還沒有收拾,讓各位見笑了。”
村裏人聽到文縐縐的話一時不敢上前搭話,這時,聽到消息匆忙趕來的裏正周長生上前,盯著季永望仔細看了一下:“你是季文柏家的老二?”得到確認回複後不禁感慨:“想不到二十年沒有見,你的孩子都這麼大了。”
有年長的婦人和漢子聽到這番對話時,都想到二十年前,季文柏一家衣錦還鄉的場景。年輕的小輩不知所以,紛紛向身邊人打聽。
四十年前,季家的季浩初考中了進士,哪怕隻是排名末等,在當時的洛安村引起好大一陣轟動,當時的縣令大人還上門來封了賞銀,親自寫了一幅牌匾。
本來按照季浩初當時的排名,做官本輪不到他,但剛巧當時查封了一大批貪汙受賄品行不端的官員,於是季浩初很幸運的被指派去了南邊的南林縣當縣令,於是季家舉家搬遷去了南林。
季浩初在任期間,兢兢業業,功績不菲,又有上峰賞識,十餘年便升任了知府,還娶了知府庶出的小姐做繼夫人。沒過幾年,季浩初想要修繕老家的宅子,便讓他的大兒子季文柏回家負責此事。
二十年前,季文柏領著一家人回到了洛安村,高頭大馬,衣錦還鄉,好不氣派。僅用了一個月時間,一座氣派的青磚大瓦房就蓋起來了,等將邊邊角角收拾妥當之後,又是一個月時間過去了。
如今二十年已經過去,記得這些事的大多是村裏的老人了。想不到二十年過去,季文柏一家人又回到了這裏,沒有高頭大馬,也沒有成群結隊的小廝仆人,僅是兩輛牛車、兩個小廝,兩廂對比,不由得讓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