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川禾到來後,老伯見有人陪著顧鈺笙,他便放下心來出門。
老伯怕自己不小心泄露身份,不便多與村中人家打交道,打算獨自徒步去鎮上。
他背著一個竹簍,裏麵放了個瓦罐,簍底鋪了一層茅草,以防瓦罐磕碰。
這些家夥事還是這房子原先主人留下的,這倒是方便老伯不少事。
老伯有功夫傍身,腿腳麻利很是迅速,不到半炷香便到鎮上。
他已經向蘇培義打聽過,今天並非趕集日,小攤販、村民之類的人少了很多,街上顯得有些空蕩蕩的。
偶有三兩行人路過,也是行也匆匆,去也匆匆。
不過還是有慢悠悠閑逛的幾個人,這幾個人分散在這條街上,看似閑情雅致地漫步。
本來老伯根本沒注意到他們,隻是他在經過其中一人時,感受到此人的視線停留在他身上幾秒,他感覺不對勁裝作不經意回看時,對方又收回視線。
他發覺這幾個人好似在暗暗觀察路人,不知道在找誰。
奇怪,這也不像官府的人,官府抓人有必要遮遮掩掩的嗎,大張旗鼓才是他們的風格!
看來有其他情況了,還是小心為上。
老伯跟其他行人一般也是步履匆匆,到陳記糧油店,買了些粟米,半袋子麵,用瓦罐打了些油,又去雜貨鋪買了盒鹽。
這會還沒有蔬菜上市,他便打算回去向蘇培義問問看有沒有鹹菜之類的。
在老伯離開後,雜貨鋪附近的兩個身著褐色衣裳正在交談的青年人對視一眼,一前一後跟上。
老伯五官敏銳,耳聰目明,自然知道身後不遠處有兩人跟蹤。
他本是走在大路上,可身後二人隻遠遠墜著,並沒有草率上前阻攔,看來他們是有所顧忌,應該不是衙門的人。
老伯觀察前方,看到右側有一羊腸小道,草草掃視一眼,並不見屋舍,都是些鬆樹,他直接轉身進去。
此道通往大山,一路陡坡,兩側分散著鬆樹,道上偶有石板鋪路,坑坑窪窪,不如大路平穩好走。
遠遠跟著的兩人見那老頭往右側小道走去,雖有疑惑,但也緊緊跟上,隻是二人進入這小道後,就不見了那人蹤跡。
二人四處尋望,還是沒看到人,其中略高些的青年人說道:“我先進去搜查一下,你在這路口守著,他要真是咱們要找的人,那就立大功了!”
矮個子青年點頭,退到這小道路口旁邊守著。
高個子青年徑直往上山的路上奔去,奇怪了,人上哪去了,那麼大個人說不見就不見了。
他並沒有進山,這處的山實在陡峭,攀爬上去必須攜帶抓手,不然上不去的。
排除老頭上山的可能,那麼他就在這鬆樹林裏。
這隱蔽手段倒是挺符合要找的那人,不行,他得回去報信,讓頭多帶些人來。
就在他轉身返回時,一人突然從旁邊底下鑽出來,底下赫然是道大坑。
此人正是老伯,他利用不知是個人布下的陷阱做為隱藏之地,將竹簍放下,屏息靜氣聆聽後來者的聲息。
老伯覺察到此人要離去,可他還沒摸清楚他們的底細,絕不能讓他們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