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母特別能幹,而且是那種拚了命幹的人。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父母就在家裏養雞養鴨養各種牲畜。

養出來的牲畜,又拿去賣。

還各種種菜換財米有鹽。

可以說,李有成的父母是非常勤勞的。

當時,他們家也是村裏為數不多的萬元戶。

這個萬元戶的來源,就是靠著李有成的父母辛苦勞作做出來的。

八十年代初,還是有很多家庭吃不起飯的。

但是李有成家不僅能吃得起飯,更是頓頓有魚有肉,生活比現在不少家庭都要好得多。

但是,這樣的好日子在李有成成年後就消失了。

首先便是李有成的騷操作。

還沒到法定結婚年紀,就和一個同學好上了。

好上之後,迅速有了孩子。

有了孩子對於農村裏的人而言其實也算是好事,這在當時也不算是什麼騷操作。

但比較麻煩的是,有了孩子就要考慮結婚吧?

而且,沒到結婚年紀就生兒育女,是需要繳納罰款的。

所以,為了生下這個大孫子,李有成的父母彩禮加罰款就掏了幾千塊錢。

那個時候的幾千塊,至少也相當於現在的幾萬了,甚至更多。

好在,李有成也的確爭氣,生了個兒子。

李有成的父母便如願當上了爺爺奶奶。

這也算是好事情了。

但是,有了孩子之後,李有成心就開始大了,想要出去做生意了。

當時那個時代,去江省和蘇省做生意是非常流行的事情。

那裏商業繁華,人員密集,而且大家都在做生意。

李有成的父母一開始是不同意的。

做生意要有本錢,這個可能問題還不算大,周圍親戚朋友借一下,多少能湊到一點。

畢竟到了九十年代,大家基本上手上也能有個一兩萬了。

而且,那個時候的人相對比較淳樸,親戚朋友間,借個一兩千問題是不大的。

所以,錢的話不是大問題。

大問題是,李有成根本就沒有任何做生意的經驗。

真要去做生意了,有很大的概率是會撲街的。

生意從來都不是那麼好做的,這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的。

八九十年代,能靠著做生意賺到錢的,也是鳳毛棱角。

到了後來,電商發展起來了。

但是靠著電商發財的,同樣也是少部分,大部分做電商的,都是虧錢的。

現在,各種短視頻帶貨也發展起來了,又有一批人賺到錢了。

但是,虧錢的也很多。

大部分人也都是前赴後繼的去虧錢,而不是賺錢。

那些有經驗的老商人都會虧錢,更不用說李有成這個好吃懶做,一事無成、毫無經驗的年輕人了。

所以,一開始李有成的父母是堅決反對的。

他們的意思是,讓李有成先跟著自家有錢的親戚鍛煉一段時間。

等有經驗了,再去做生意也不遲。

李有成的母親有三個兄弟,都是做生意的,而且做得也不錯。

所以,李有成的母親想要兒子跟著舅舅幹一段時間。

但是,去的話要從底層工人開始做。

李有成心高氣傲,哪裏做得了底層的工人?

所以,直接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