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回年幼(1 / 2)

胤礽恢複意識的時候,隻覺渾身難受,頭疼,身體也疼,渾身像著火了一樣燒的難受,臉上還發癢,讓人止不住的想要伸手去撓。

也是這種難受的快要死去的感受,讓胤礽知道自己竟然真的回來了,回到了自己患天花的時候,那個聲音果然沒有騙他。

這天下竟真有逆轉時空之術,胤礽不由的回想起重生之前的事情……

他前世幽死在鹹安宮,本以為身死神消,卻沒想到被拉入了一個神秘空間,且空間陳設與他的書房類似,四麵牆壁有三麵是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籍,除此外,就隻剩一套桌椅,門窗都是沒有的。

他呼喊此地主人,想與之溝通,沒人應聲,左右也出不去,胤礽就取了本書,在椅子上坐了下來,準備看書消磨時間。將他拉入這空間的人,必定是有所求,現在既不現身,那就等他現身再說其他,左不過就當還再鹹安宮好了,若問胤礽被幽禁的那幾十年對他有什麼好處的話,那就是性子被磨的很是佛係,一年365天都呆在鹹安宮不得出,耐不住性子容易被逼瘋。不,說不定,他早就瘋了……

將思緒從被幽禁的痛苦和麻木中抽離,胤礽看向手中的書,封麵上寫著《清史》,雖字體和胤礽平日所見不同,卻清晰的知道這兩個字的意思。

“清史,清朝也沒逃過滅亡的命運嗎?”雖然知道沒有哪個朝廷能經久不衰,但陡然知道自家江山更新換代,胤礽還是有些悵然。

翻開書,首頁就寫著清朝國祚296年,共傳12帝。

傳了12代帝王啊,阿瑪才是第四代帝王呢,四弟是第五代,後麵還傳了7代啊……

隨著書頁翻開,胤礽將心神沉浸在書中,清史的前半段都是在講述大清先祖的功績,翻閱到康熙朝的曆史時,胤礽還看到了對自己的評價“愛新覺羅·胤礽是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幼時聰慧,青年時期助康熙帝處理政務,後因故二廢二立,自胤礽之後,清朝再無太子。”

哈,身為廢太子,竟還能被記載到史書上,自己這廢太子的名頭豈不是要“千古流芳”了!

自嘲的笑笑,胤礽接著看下去,後麵就是四弟胤禛的事跡了,看到四弟最後的結局是累死在皇位上,心裏五味雜陳,四弟的性子還是一如既往的要強啊,什麼事情交到他手裏,那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在其位謀其政”這是四弟之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所以身為一國帝王,就擔起了帝王的責任,直到最後一刻也是倒在了王座之上……

再往後,就是侄子弘曆,年號乾隆,行四,倒是和四弟排行一樣,但這行事風格卻和四弟相迥,看著史書上記載的“乾隆帝一生共作詩四萬首”、“乾隆帝六下江南,耗資無數”,這些便也罷了,可以當是個人愛好,但當看到弘曆縱容腐敗,致使官場烏煙瘴氣,卻毫無作為;看到他閉關鎖國,閉目塞聽,對西方世界的工業革命成果視而不見,將之認為奇淫巧計,胤礽開始懷疑起了四弟胤禛的教育水平。

但也不可否認,弘曆在執政的中前期是一位優秀的帝王,他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執政中期清朝達到了瑪法康熙、阿瑪雍正都沒達到的最高峰;